当然,这对于才七岁的苏玄鹤来说太过于遥远,他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常用字认全,并且每天都要写大字。
随着天气愈发寒冷,在没有开火做饭的时候,苏雪雁和苏玄鹤也越来越在屋子里待不住了。
其实从第二次路面结冰,大家都不方便出门那一天开始,苏家已经是慢慢做了各种御寒的努力,比如说,把原本可以支起来的木格窗子用深色的细布条沾了浆糊住,只在每天天气最好最暖和的时候,比如正午和阳光充足的午后开会儿门通通风。
比如原本没有大门的灶房终于也按上了木板门——不然苏广福说每年等到进入大雪封山那种寒冷的天气之后,腌酸菜的水缸、放积水的水缸还有一些放其他液体食物、调味料的储存容器都容易因为天气太冷被涨破,之前浪费了好多容器和食材。
后来苏广福在灶房大门的门框位置按了门框和相应的榫卯,只是没有安装门板,放在院子后面的仓库里面,每年开春的时候收起来,冬天再安上,平时还能单独拿出来当隔板或者其他什么用途,主打一个灵活机动。
另外杨氏每晚又给苏玄鹤还有苏青鸾每人多加了一个临时的“汤婆子”——之所以说是“临时”,是因为这并非真正的汤婆子,而是用家里面闲置的瓦罐充当的汤婆子。
之所以这样,一个是因为家中没有多余的汤婆子,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个汤婆子不仅取暖效果大大增加,同时热度散失的速度也会大大降低,这样即便是第二天早晨的时候,两个“汤婆子”都还是温热的。
苏青鸾每一次看到汤婆子的构造,心说还好苏家的孩子们睡姿都比较“安详”,不然如果是那种入睡的时候来个一百八十度托马斯全旋的,先不说会不会把热水浇自己一脸造成烫伤,估计第二天一个不小心都会变成梆梆硬的那种。
毕竟如果踢翻了被子,在这种肯定供暖不达标的室内,还没有取暖工具,再加上睡眠导致的失温,估计能不能活到第二天早晨都是个问题呢。
即便是全家想出了各种方法保暖,两个小家伙还是经常冻得小手冰凉,眼看着两人又开始有一早晨流鼻涕的趋势,苏青鸾暗道不好:这两个小家伙可是连喝药带吃蒸梨子好久才不咳嗽,这要是又着凉怎么办?
衣服不能再增加了,毕竟这个年代棉衣就已经是最保暖的衣服了。
地龙什么的,暖墙什么的,想都不用想。先不说苏家达没达到那个经济条件,即便将来有那么一笔钱,这里也没有相关的工匠和地点——毕竟那玩意儿可是占地方呢。
没办法,还是要发挥最基础的生物魔法特性——一身正气,抗寒就要抖起来。
这倒也不是开玩笑,苏青鸾自己这几天也有些冷得受不住,于是决定把上辈子已经坚持好久的晨跑给捡起来——当然,是拉着全家一起。
反正现在天气越来越冷,苏广福修房子的活计和杨氏制作手套的活计基本上都已经告一段落,大家在家与其围着炭盆烤火还被冻得浑身发抖,还不如每天一早运动一下身体,不仅暖和,而且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健康。
省得整天都窝在屋子里烤火盆,都积食了。
于是这一天,花溪村的人便看到苏木匠一家在大女儿的带领下,一边喊着古怪的口号,一边绕着整个村子的小路跑了一大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