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刘伯温的真心话(1 / 2)

(),

诚意伯府内。

朱元璋正和刘伯温转述着苏璟课程的内容。

明明是苏璟教导朱樉的课程,现在却已经转手了好几次了。

刘伯温听的很认真,对于苏璟教导的课程,他向来都是非常的重视的。

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这才算是勉强说完。

老朱的喉头有些干燥,吐沫星子都快干了。

而此刻的桌上并没有茶水,老朱正想朝着刘伯温要杯水,却发现刘伯温此刻完沉浸在思考之中。

略一思索,老朱并未选择打扰刘伯温。

此刻的他,算是真正体会到了昨日朱樉和他诉说时的感受了,嗓子是真的干。

不过老朱毕竟和朱樉不一样,即便是在这诚意伯府,他依旧是主!

所以朱元璋直接起身去找水喝了。

约莫半炷香的功夫,等到朱元璋回来,发现刘伯温还沉浸在思考之中。

“原来如此,金银和纸币之间的关系竟然是这样的……银行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准备金真是一个极好的制度,只可惜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刘伯温口中喃喃,快速的吸收着苏璟课程的内容。

又过了不知道多久,刘伯温这才回过神来。

“请陛下恕罪!”

意识到自己将朱元璋晾了好一会,刘伯温立刻朝着朱元璋跪下请罪。

朱元璋摆摆手道:“不必了,咱知道伯温你是无心的,咱没这么小气。”

“多谢陛下理解。”

刘伯温起身道。

朱元璋问道:“如何?苏璟这小子教的东西,可都是切实无疑?若是咱想发行纸币,伯温你可有办法解决银行的问题?”

按照苏璟的说法,纸币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所以哪怕现在不能发行,老朱这心里却是要做好以后发行的准备。

刘伯温躬身回答道:“回禀陛下,老臣解决不了。”

“嗯?”

朱元璋眉头一蹙道:“伯温,苏璟都讲的这么细了,只要有那个什么银行,问题不就解决了?以你的才智,难道还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吗?”

以老朱看来,苏璟讲的足够细了。

刘伯温的智商,那是毋庸置疑,这点事应该是很容易解决了。

刘伯温抬头回答道:“陛下,苏先生已经说的很明白了,纸币的发行,需要银行作为后盾,保证资金的安,而银行则需要准备金制度来确保得到百姓的信任,但因为银行属于朝廷,准备金等于也在朝廷的管辖之下,所以这个制度就只是个名义上的存在,并不能发挥实际的作用,银行也就依旧和之前的钱庄一样。”

“所以老臣说,此事解决不了。”

这番话,是刘伯温对朱元璋的解释,但同时也是他内心的疑惑。

既然苏璟能说得如此详细,更是用西方作为了例子来谈。

那说明这个准备金制度绝不是粉饰之用,而是切切实实有作用的制度。

然而,任由刘伯温如何思考,他都想不通,这准备金制度,到底该如何才能切实的发挥作用。

拿到西方那边来说的话,银行也是国王的,准备金是国王准备的,百姓又看不到准备金,国王想动用,谁又能知道呢?

出于对苏璟的信任,刘伯温觉得其中肯定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内情,而不是苏璟空穴来风,随口胡说。

“那你就好好想想解决的办法,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去问问苏璟嘛。”

朱元璋朝着刘伯温说道。

因为从刘伯温这里切实的感觉到他对权势的不留恋,所以老朱也没有继续想要“软禁”刘伯温了。

让刘伯温多和苏璟交流交流,也没什么大问题。

刘伯温一愣,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他在家‘赋闲’已经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了,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无法接受,再到后来的无奈接受,再到现在的看开。

他本以为朱元璋至少短时间不会再考虑放他自由的事情,没想到现在竟然就松口了。

“怎么了,伯温,你这不是不高兴?”

朱元璋看向刘伯温,蹙着眉头问道。

刘伯温立刻跪下道:“谢陛下圣恩,伯温感激涕零!”

这可把朱元璋搞的有些面子挂不住了。

他‘软禁’刘伯温这事,属于大家心知肚明,但却没有摆在明面上。

现在刘伯温如此感激涕零的样子,那分明就是把先前的事情挑明了。

“伯温,朕又没做什么,你何至于此,快起来。”

朱元璋立刻将刘伯温给拉了起来。

刘伯温也只是懂事的,感激完之后就立刻恢复了平静。

“陛下,臣想回青田养老,请陛下准许。”

刘伯温直接朝着朱元璋再度提出了这个一直以来的要求。

如果说先前是心灰意冷回家养老,那现在就是心无所恋回家治学。

朱元璋眉头蹙起,看向刘伯温。

回青田养老这件事,他可谓是听刘伯温说的耳朵都起茧子了。

几乎是每次见刘伯温都会听他提起。

“伯温啊,咱就这么让你看不顺眼吗?”

朱元璋面色有些怒气道。

刘伯温立刻道:“陛下误会了,老臣只是年老体衰,心中念家而已,现在大明强盛,也不需要老臣做什么了,所以老臣这才想要回家养老,种一亩薄田,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点粗茶淡饭,读点闲散文章足以。”

“你还真是有够清闲的,竟然来养老的日子都想这么清楚了。”

朱元璋淡淡道:“不过,现在的大明,可还需要你呢,伯温。”

这要是之前,老朱可能还真就答应了。

放刘伯温回去就算了。

但现在,他觉得这大明朝堂之上,还是需要一个刘伯温的。

大明的外患暂时缓解了,内忧却是需要解决的。

仅仅靠着朱标一人,还是不够。

本来这个人选是苏璟,然而苏璟就是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完不过来。

老朱的脑子里,自然就想到了朱标曾经的提议。

让刘伯温重新担任御史中丞,这个监察百官的职责,只有刘伯温能担得起。

自从刘伯温远离朝堂之上,淮西集团的势力不断的扩大,乱七八糟的事情频出。

一些小事,朱元璋都忍了。

但现在,小事有在渐渐变大的势头了。

老朱也不是没想过办法,杨宪便是其中的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