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求变(三)(1 / 2)

帝国再起 张维卿 2408 字 2023-07-30

“曹从龙,表字云霖,鲁监国朝任命的兵部侍郎,与张煌言的地位相仿佛……”

名字触动记忆,回想着关于其人的身份和过往,陈凯印象最深的还是卢若腾之前与他提起过,好像是海外几社六子之一,另外的五个,徐孚远、卢若腾、沈佺期、张煌言以及陈士京,陈凯与卢若腾和沈佺期相交莫逆,张煌言也是神交已久,只是无缘得见,如徐孚远、陈士京和曹从龙三人,印象中好像他与郑惜缘成亲时有来送过贺礼,其他的就记不起什么了。

此人,说起来倒也算不得太过知名,但是陈凯却依稀记得当年鲁监国被迫南下依附郑成功时,随行的官员之中就有此人的身影。这几年下来,抛开武将,文官之中好像也就是张煌言作为张名振所部的监军还在用事,其他的则多是在金门陪伴鲁监国,甚至包括郑成功的一个叫做王忠孝的客卿也是如此。

算起来,这才三年而已,郑成功竟然任命了曹从龙为广东按察使,到广东地面儿上辅助陈凯。如此说来,此人已经倒向了郑成功,并且获得了一定的信任。

思前想后,陈凯始终记不得曾经的历史上这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依稀的好像有过个印象,关于郑成功死后的,好像也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但是其他的就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有道是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手里没有这两大逆天神器,可是人还是有的。于是乎,陈凯掉过头,转而向正在伏案的王江问道:“长叔,曹云霖其人,你可有印象?”

王江当年追随的那位王翊,怎么说也是鲁监国朝在舟山行在以外的浙东地区文官之首。陈凯记得早前与王江闲谈时,什么黄宗羲、冯京第、张煌言、李长祥、张梦锡、华夏、董志宁,等等等等,于浙东人物、于鲁监国朝的人物都是如数家珍。这里面,有不少是他切实认识的,也有的则是王翊当年觐见行在归来后与他谈及的,二人素来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比之这几年陈凯与郑成功之间的关系都要亲密,多多少少的应该会有些印象。

目光转向其人,王江抬起头,似是回忆,似是不解,但是很快就做出了一个答复:“竟成,此人我倒是没有见过,但完勋倒是提起过。记得,好像说是以前在都察院任职,领过兵,不过不太能管得住下面的将校。倒是其人,与张苍水的关系极佳。至于其他的,一时间就想不起来了。”

这个答案,算不得太好,但毕竟当年王江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大兰山明军的后勤,能够知道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

“或许,可以写信与卢若腾、沈佺期他们扫听一下。只不过,他们既然都是海外几社的人物,大抵志趣相投,也不会有太多的干货了吧。”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获得了广东的控制权,哪怕还缺了粤西的大部分地区,但是广州在手,能够做的事情也就会多上很多。而想要做事,首先就要在人事上掌控全局,确保关键的位置都有着能够如臂使指的亲信把持,或是有能力且不至因公废私的人物经营,如此才能更好的确保政令的执行。

李定国刚走不久,陈凯就忙不迭的召开了郑氏集团广东分公司的内部会议,随后又把广州的百里侯们都传唤来鞭策了一番,为的就是接下来的精神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前期都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王江那边的布政使司衙门也基本上搭建完成,余下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的展开。可是就在这么个时候,郑成功往广东塞了个人进来,虽说是塞人是二人早有默契的,但是此人陈凯并不熟悉,就总是不可避免的有着一份担忧。

“等这曹云霖来了,且看看。规规矩矩做事的,就留着;没事儿瞎捣乱的,就让他滚蛋!”

这是陌生带来的担忧,在心中一闪即逝,对此他也没有太过在意,尤其是接下来的事情远比一个总公司下派的高管要来得重要得多,此事暂且也就这样子了。

召集广州各县知县前来广州城开会的同时,陈凯也向潮州和琼州这两府长期与明军合作的商贾送去了请帖。这些人,在早前的几个月里基本上都已经加入了粤海商业同盟组织,基本上都是以会员的身份前来参会。

很快的,伴随着曹从龙即将出任广东按察使的消息传来,王江也正式出任了广东布政使一职。陈凯作为直属上司,亲自在布政使司衙门为王江布达,随后回到巡抚衙门稍作休整,便前往城南码头登船。

“家主,算算日子,夫人和少爷、小姐应该快到了。”

“嗯,开完会我尽快赶回来。”

成亲时从郑鸿逵府上跟来的管家在旁提了句醒,一对眼珠子偷偷的窥视着陈凯的神色,声量压得极低,抑扬顿挫之间,语带试探,似乎是唯恐引起陈凯的不悦。

这一幕神色,陈凯尽数看在眼底,却也没有作什么声色。很平静的做出了表示,心中却浮现起了愧疚。这大半年来,于福建、广东两省叱咤风云,一举掀起了又一次的抗清高潮,不可谓不是风光无限。但是,对于妻子,对于那一双儿女,他这个为人夫、为人父的身份实在做得很不好,一转眼已经是大半年过去了,才设法将妻子儿女从潮州接来。

“工作狂啊,怪不得很多都不结婚呢。”

叹了口气,人已经登上了官船,随后拔锚起航,扬帆而下,两岸景色不断闪过,很快的就来到了香港岛那里。

岛上的热闹并没有因为明军收复广东而出现衰退,反倒是惯常在此交易的客商们已经习惯了此处,而那些原本被清军封锁于内陆的广东本地商贾们则纷纷赶来交易,倒显得更加繁忙了许多。

江美鳌、聂一娘负责行政、讼狱、牌饷等方面的一众官员早已在码头上等候着,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蔡诚的身影,只是其人低调,侍立在这一众将帅官员们的身后罢了。

下了船,闲话不多说,直奔衙署。到了那里,陈凯便招来了众人,听取近期的报告。说起来,也没有太多的新鲜的,水陆守御上无非还是那些事情,只有一点,那就是有些粤西的将帅前来做海贸的,不肯缴纳牌饷。这一点,陈凯对此的指示只有一句,那就是交不交或是交多少让那些家伙派人去中左所和郑成功去谈去,他不管这个,没有越俎代庖的必要。至于谈下来之前,不交就没收了,没必要惯着他们。

团结,不是一味的退避忍让,如此,只会让人觉得好欺负了,到时候就更加变本加厉。于那些守规矩的,也是一种变相的羞辱。至于所谓的友军,在南明时友军内讧的事情有的是,陈凯的原则很简单,到了老子的地盘,就要守老子的规矩,否则干脆就别来了,没功夫招待内讧预备队。

江美鳌要报告的事情就这么多,聂一娘负责陆上防御,其实就更没有什么好谈的了。可是没等陈凯把她漏过去,她却率先提到了广东收复,香港遭遇陆上进攻的威胁大幅度的几率大幅度下降一事,向陈凯问及是否需要缩减守岛部队的编制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