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周家遭难(1 / 2)

(),

有粮本,城市户口指标。

这短短一句话,让屋内的气氛立即发生了变化。

如今,哪怕农村的三岁小孩都知道粮本,知道城市户口意味着什么。

一份城里的临时工,都能让兄弟反目,打破脑袋,甚至是倾尽家财,更何况是有粮本的城市户口了。

为了这玩意,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拿命去拼,就算自己享受不到,留给自己的孩子也是好的。

当然,这点对于那些本就是城里的人来说,体会还不是太深。

可这个屋里,李书两口子,杨芳芳,甚至老太太,都还是农村户口。

所以他们很清楚,如今想在城里落户到底有多难。

“这个户口指标是奖励给你的,是你拿命拼回来的,你自个留着就行,万一将来有点什么意外,能救命。”

老太太严肃的说道。

从大户人家,到兵荒马乱,从五十年代跨越到六十年代,老太太什么没经历过?

别看平时不怎么掺和家里的事情,可不代表她不懂。

至于其余人,此刻都没有说话。

这可不比刚刚的奖金。

“奶奶,领导说过,这个指标本来是给我专用的,但考虑到我已经有了城里户口,才给我开了特例,按照规定,这个指标只能用在家里人身上,不能卖给外人,这点落户的时候是要写清楚跟我关系的。

所以,我打算给您用,让您也在城里落户。”

李卫东也算是快刀斩乱麻。

而且,本来能够使用的人也不多。

也幸好徐闻没说非得是直系亲属。

“给我?我嫁给你爷爷,这辈子都得跟你爷爷在一个户口本上,就算死了,也得跟你爷爷埋在一块,听奶奶的,指标留着,你现在还没结婚,万一有了媳妇,有了孩子,用得上呢?”

老太太甚至连考虑都没有,便直接拒绝。

在她看来,把户口指标用在她的身上,根本就是浪费。

因为她的年纪也不可能再找工作了,占了这个指标,也顶多多个粮本,一个月多二十斤粮食,明显得不偿失。

况且,这个家里也不缺她这口吃的。

而她之所以来城里,单纯是为了李卫东能有一个更好的前程,而不是她多么羡慕城里的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甚至更愿意留在农村,留在老家。

李卫东顿时犹豫了,他倒不是在意浪费指标,反正东西是他的,他想给谁就给谁,而是老太太的那句话,这辈子都得跟爷爷在一个户口本上。

如果落户城里,势必要跟李书群一个户口本,只剩老爷子孤零零在那个废弃的户口本上。

哪怕,那一页上已经标明了销户。

可在老太太眼里,却是不变的。

而且李卫东也了解老太太的性格,在这种事情上,断然没有商量的可能。

“听你奶奶的吧,指标你自己留着。”

这时,作为‘一家之主’的李书群终于开口了。

此刻,他的心里也有些复杂。

几个月前,李卫东刚来到城里的时候,连个单独的房间都没有,还是跟李卫斌挤一张一床,没有工作,更没有户口。

现在才过了多久?

不但工作解决了,户口解决了,甚至还当了干部,跟他一个级别。

如今更是立了一等功,光宗耀祖不说,甚至都能拿出城里户口的指标。

比他这个当老子的,强多了。

这一刻,他心里最后一丝不服,也彻底消散。

李卫东点点头,但目光却又落在二叔的身上。

“不用看我,我跟你二婶在村里挺好的,也走不开,至于卫国,他还小,过些年再说。”

李书自然看懂了李卫东的意思,但却并未接受。

平时李卫东给他带点粮食,他收下也就收下,但这户口指标,不行。

最后,李卫东把目光望向杨芳芳。

“我不能要,你还是听奶奶的,自己留着。”

杨芳芳要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但她却不敢,也不能要。

先不说了李卫东跟李卫民的关系,光是她被安排去农场工作,哪怕只是个临时工,但也已经欠了李卫东太多太多。

所以那会张秀珍说让她把工资拿出来,她没有半点犹豫。

如果再收下这个更加贵重的户口指标,拿什么来还?

毕竟李卫东只是她的小叔子,真要算起来,是两家人。

“卫东,户口指标终究是件大事,你也别着急,等过段时间咱们再考虑,你先自个留着。”

张秀珍这时才开口说话。

毕竟她是城里户口,两个孩子也是,如果先前说话,难免会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但等到李书跟杨芳芳自己都拒绝后,再站出来打圆场就好多了。

“行吧,那就过段时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