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励也不墨迹,将历史上取胜的过程,直接道了出来:“我们先派人联系曹操,定好日期,让他从东面攻杀黄巾军。将军可亲率一支铁骑劲旅,趁夜绕袭后方,击溃后方的黄巾军,与皇甫将军会合。至于剩下人马,可以从西面佯攻。如此,黄巾军三面受敌,形势必危。一旦黄巾军战败,必往南逃窜,将军可派出一支伏兵,不需要多,千人足矣,伏于斜林一带,这里山林茂密,沟壑纵横,最适合伏兵。但见黄巾军败退过来,便万箭齐发,必叫贼军有来无回!”
听李励献计,如同听一场大戏。
最重要的是李励那自信的眼神,就好像在告诉他们,一切都在掌握中。
朱儁身经百战,阅人无数,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能人。
“你说你叫什么?对不起,刚才我实在没记住!”朱儁问。
“在下李励。”
“有表字吗?”
李励想了想,现场取了一个:“字文君。”
“文君不愧是李广将军的后裔,深知兵法韬略,不知可愿留在我营中效力,将来剿灭贼军,本将亲自为你请功!”朱儁没有急着去实施计策,反而在第一时间向李励抛出了橄榄枝。显然在朱儁的心里,李励的重要性,比剿灭贼军还大。
李励原本就是来投奔朱儁的,即便朱儁不开口招揽,他也要留在军中献计,以期早日平定黄巾。
此时他并没有多想,拱手道:“文君愿听将军差遣!”
“好!哈哈哈……。”能得到这样一位知晓兵略的人才,朱儁十分的高兴,当即就要喊人去准备酒菜。李励却是提醒道:“将军,前方将士危在旦夕,我们在这里喝酒不好吧?何不等击退了黄巾军,再痛饮不迟?”
“好吧,那就听你的!哈哈哈……。”朱儁吩咐手下的人,携他的军令前往许昌城下见曹操。
另一方面,让人挑选出五千精骑,作为攻杀黄巾军的主力,并加紧训练。
安排完这些,他的注意力又放到了李励身上,带着李励去营中视察,一边走,一边说道:“曹操从许昌来此,需要几日,我们急也无用,安心等待时机,到时一举击溃贼军!”
李励想了想说道:“将军,在下还有一个建议!”
“你说!”
“皇甫将军独自面对十几万的贼军,压力很大,万一等不到那时,就已经战败,将一发不可收拾。我们可以在这几日,派出骑兵,去黄巾军营外挑战,以此牵制他们数万兵马,减轻皇甫将军的压力。”
“此举大善!”
骑兵去营外挑战,不会遭受攻击,可以兵不血刃的牵制黄巾军数万兵马,为曹操的到来、以及皇甫嵩所部,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皇甫嵩当即派人吩咐下去。
此时再看李励,他是越看越喜欢。
要不是怕吓着李励,他都想收李励为义子了。
数日后。
曹操领军前来。
皇甫嵩也准备好了一切。
临战前,他把麾下最善战的别部将领孙坚叫了过来,嘱咐道:“文台,你本部有两千多人吧。从现在起,都听文君指挥,你们前往斜林一带,伏击黄巾军!”
李励被这样的安排吓了一跳。
自己刚来,寸功未立,如何能担负起这样的重任。
还让大名鼎鼎的孙坚,给自己当副手。
好家伙,这是闹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