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业是人力密集型的产业。
哪怕是到了后世,也还是如此。
更加不用说放在大明了。
不说一个作坊就十来万人,几千号人是太正常不过了。
规模再搞的大一点的话,上万人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朱瞻墉觉得自己说的几十万人,绝对是保守了。
但是在朱棣看来,这却是非常大胆的一个数字。
甚至是一個让人有点怀疑的数字。
“爷爷,您要是不放心,我们可以打一个赌。在北京城外划出十万亩土地出来,专门用来修建各个作坊。我把王富贵安排去负责这个事情,三年之内,就可以让这里的人口超过十万人,五年之内超过二十万人。”
朱瞻墉脑中突然有了一点新想法。
大明迟早是要迁都北京城的。
到时候自己怎么在新的国都里头增加越王府的影响力,就是一个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这个年代,一个城市的人口达到百万,基本上就到了上限了。
作为国都,哪怕是多一些,绝对是不会超过两百万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可以掌控超过二十万人的命运,那么在这座城市里头的影响力就绝对是谁也没有办法小瞧。
并且这种事情,因为是从无到有,再加上很多人也不相信朱瞻墉能够办成。
所以现在开始搞的话,阻力会非常的小。
到时候迁都的时候,大家才发现作坊这一片区域,都是越王府说了算,想要再改变格局,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只是让你身边的人负责,你就可以确保五年后作坊区超过二十万人?不需要朝廷给予额外支持?”
朱棣显然有点心动。
但是担心朱瞻墉后面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要求。
“没错!只要朝廷把这片区域交给越王府负责,不需要其他的投入,五年后就可以有超过二十万人在这里工作和居住。到时候北京城肯定会变得更加繁华,超越南京城也只是时间问题。”
朱瞻墉给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
二十万人,单单纺织业就可以支撑起来。
不用说他后面还有一系列其他产业没有拿出来呢。
“瞻墉啊,你这空口白牙的就从朝廷手中要走了二十万亩地,到时候要是完不成任务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惩罚,没有什么损失啊。可是对于朝廷来说,也许就耽误了好几年时间呢。”
朱瞻基在旁边幽幽的插了一嘴。
这话说的虽然不算难听,但是谁都能够听出来是别有用心。
“你大哥这话也有道理,要是你做不到的话,怎么办?”
朱棣这个时候自然是站在朱瞻基这边的。
没办法,朝廷不富裕,朱瞻墉很能挣钱。
这个时候不压榨一下,等到什么时候呢?
“爷爷,要是到时候完不成任务,我给户部赔偿十万亩土地的售价。当然了,要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人在作坊城指手画脚的捣乱,那么孙儿也是一点都不会客气的哦。”
朱瞻墉提前给朱棣打了一个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