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回山修炼(1 / 2)

凡人真仙流 赵乾0 1779 字 2023-01-18

宁平自然不知道他离开万宝楼后,发生的事情,说实在的,自从他发现吼龙十三式的秘密后,吼龙十三式就一直成为他拿手的绝技。

原因无他,就因为十八条金龙合而为一后,所消耗的神识法力,变得微乎其微,基本上每次击出之后,都不会影响他自身法力运转,而且加上这吼龙十三式一口气击出十数条龙形气劲,铺天盖地,声势浩大惊人,故而对手往往会第一时间使用法术法器抵挡,故而能为宁平争取时间,让他能够在危机关头用于拖延对手。

不过,随着他实力到达筑基期后,宁平也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吼龙十三式,看似铺天盖地,威势惊人,其效果却十分单一,除了其强大恐怖的力道,能够给别人造成一些伤害外,实际上的威力却有些差强人意。

故而除了当初对付那位临江派贾无阳外,曾经大显身手外,其他大多数时候,比如对付极魔门段师兄和那位西北狂魔雷不动时候,吼龙十三式所打出的龙形气劲,都能被对方轻松破去,显然起不到多少实质性伤害。

宁平曾经还想着,要不要去雷云宗藏经楼内,寻找另一门厉害而简单的法术,替代吼龙十三式作为应急手段。不过说实在的,雷云宗内法术秘技虽然无数,可要想找到一个如同吼龙十三式这边,施展简单,而又出其不意的秘术,着实有些不容易。

太过简单,挥手就能使出的法术也有不少,比如修仙界最流行的火球术,这个法术,修仙界基本上人人必备,几乎抬手就能施展,不过火球术威力就更是不足,因为基本上,这种火球术,就连修士护身气罩都没法破除,很难起到拖延时间的效果。

更厉害一些的,筑基期修士,可以将体内真火与火球术结合,形成火球术的升级版,不过这个法术,想要施展,就得花费一些时间,必须在仓促之下,先调动体内真火运行,再施展火球术,这样一来,时间就有些久,远远不如吼龙十三式来的简单,毕竟对于宁平来说,一掌推出就是金龙齐出,快速而迅捷。

最低阶的小火球术威力不足,而高级一些的法术,比如筑基期的二阶法术,威力倒是惊人,不过这类厉害法术,大多数施展之时,步骤通常就很繁琐,不但需要调动自身法力,而且还需要配合一些手诀咒语之类配合,那个时间就太仓促了。

故而为了应对一些突发情况,许多修士都会习惯性的带一些符纸,放在衣袖中,以便在关键时刻,激发使用。就好比雷云宗那位谢琳谢师姊,就是使用了这种方法,故而当初面对雷不动偷袭,她才能飞快取出数张符箓,拍在身上化为防御光罩,只是可惜,当初时候,面对雷不动那附带破甲效果的绝灵飞针,并没有起到作用。

宁平是因为他自己还有归元灵甲这门得心应手的防御法术,否则说不得也得向其他修士一般,在衣袖中随身携带一堆符纸了。

而就宁平掌握的寥寥几种法术中,防御法术,首推归元灵甲,而且随着他凝煞入体,还增加了凝煞成罡的光圈防御,再加上那得自那尊卧佛雕像上的“袈裟护体”,防御力可以说是大大的加强了。

这还不算极限,因为按照《九煞归元功》上凝煞成罡的法术,宁平还要吸收至少五种地煞之气凝练如同,而可以想象,随着他将来吸收更多的煞气,其周身防御力还会进一步加强。

相比防御法术的不断加强,宁平自身的攻击法术,就十分可怜,拿得出手的就一个吼龙十三式,其他的例如土属性的地刺术,憾地术之类,局限性就很大,根本不足以作为依萍,毕竟若是比斗地方在半空,或者水面上,这两种法术就完没有用武之地了。

综合所有,宁平身上,唯一一个万金油的攻击法术,就一个吼龙十三式,可对于吼龙十三式攻击单一,伤害不足问题,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宁平怎么也想不到,这一次,在那万宝楼内,居然能够得到《吼龙十三式》的后续功法,宁平真真是大喜过望。

特别是后来,看到了擒龙十三式介绍,知道这门功法,能够模仿上古真龙龙爪,发挥出摧山断岳的无上巨力之时,宁平顿时就是眼前一亮。

而按照此功法所说,此功法修炼之上,从一到十三层,一条龙形气劲,大概有一千斤的力道,到达十三层,就能够积攒一万三千斤的力道,这个力量,这就很惊人了。

毕竟夹杂万斤力道的恐怖一击,就算是主角后期修士,大意之下,也得受伤。

最重要的是,宁平隐隐感觉到,这万斤巨力,远远不是那《擒龙十三式》的极限,因为他看得清清楚楚,那《擒龙十三式》功法玉简内,除了前面十三个图谱,后面赫然还有五个图谱。

其他修士,可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们根本无法修炼到后面五层,只会以为这后面五层图谱,应该是王贡南凭空捏造的境界,根本没法修炼。

可清楚《吼龙十三式》隐秘的宁平,心中却隐隐感觉到,这《擒龙十三式》后面这五层图谱,必定不会凭空捏造,若是自己能够将其部修炼完成,肯定会如同当初《吼龙十三式》一般,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当下,宁平再也顾不得原来要将那粒筑基丹给罗素素此女送去的打算,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方向一转,乘坐传送阵进入雷云宗山门内,随即他马不停蹄,取出飞舟,直接向着自己石山洞府所在飞去。

不到一个时辰,宁平就已经到了洞府内,他念动口诀,打开洞府的阵法禁制,进入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