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见沮授问到自己,也是犹豫起来,他虽然以前做的也是主簿,但一般只负责记录,并不负责出谋划策。</p>
当然,杨修出主意的本事还是有的,但他擅长的是猜测别人想法,并不长于制定全面完善的规划,所以见沮授发问,只得硬着头皮道:“外胡入寇,是数百上千年来的大患,历代天子,无数将领尚且不能根除,何况现在以数州之力对抗?”</p>
“所以我觉得诸位是不是一开始就把目标定的太高了?”</p>
沮授出声道:“哦?”</p>
“那德祖认为,达到什么目标就算成功?”</p>
杨修出声道:“我先确定一下,除了入寇的中鲜卑以外,高句丽和乌桓皆有异动,公孙家族和东西鲜卑态度不明,是不是?”</p>
沮授叹息一声,点了点头。</p>
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中鲜卑这次大军南下,首当其冲的还不是蓟城,而是蓟城背面汉胡缓冲带的几个势力。</p>
高句丽和公孙家族互相有矛盾且不论,乌桓人数虽然也有数十万,但其分为四部,分布在幽州漫长的边境线上,他们在投靠袁熙的同时,也和其接壤的东中西三个鲜卑势力各有交集。</p>
三部鲜卑不合,中鲜卑的柯比能名声最盛,稳稳压制了西鲜卑的步度根和东鲜卑的素利,而涿郡和渔阳等地的乌桓,遭受的是中鲜卑的压力,自然是有不稳的倾向。</p>
如今这些势力涉及的部族人数,已经超过了五六十万,以晋国在幽州的兵力,想要处理好这些随时会变成流寇的人,实在是有些勉强了。</p>
杨修沉声道:“几十万流寇,哪有这么容易对付。”</p>
“想要将其全歼消灭,不放走一个,即使大王得到了天下,也难以做到。”</p>
有官员不耐道:“话虽如此,可是这是我们幽州官员的责任?”</p>
杨修悠然道:“此次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柯比能所在中鲜卑。”</p>
“只要解决了中鲜卑,其他势力即使有异心,也不会再有作为。”</p>
众人心道这不是废话,但中鲜卑入关的据说有几十万人,哪有这么容易对付?</p>
杨修继续道:“鲜卑入寇人数虽多,却也有弱点。”</p>
有人忍不住问道:“什么弱点?”</p>
杨修出声道:“鲜卑部族聚在一起,极为依靠部族头领的个人威信。”</p>
“中鲜卑上百部族,皆是心服柯比能之行事,而聚在一起,方有如此大规模入寇。”</p>
“那我们的可以针对的关键,便是如何针对柯比能就是了。”</p>
“柯比能若死,中鲜卑必然分崩离析,再没有威胁。”</p>
众人听了,顿时思索起来,杨修说的确实有道理,其实现在中原势力也是如此,魏国晋国,都极受曹操袁熙的状况影响。</p>
但好在汉人有一套严格的世子制度,还能让掾属继续为下一个主公效忠,但胡人的部族制,在这方面稳定性就很不好,草原讲究弱肉强食,即使上一任首领定下继承人,但往往其死后,子嗣们互相并不心服,最后还是要争个高下。</p>
这往往表现为攻伐相争,刀柄相见,一打就是好几年,甚至十几年,部族就此元气大伤,自然也没有余力入寇中原。</p>
所以草原部族的强盛,极为依靠雄主,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雄主若是生前不能入寇中原,那往往几十年的努力便前功尽弃。</p>
沮授连连点头,“德祖的意思,是我们想办法针对柯比能本人?”</p>
“如何去做?”</p>
杨修出声道:“可以双管齐下。”</p>
“一方面我们这边可以派人,伺机刺杀柯比能。”</p>
“另一方面,可以对步度根和素利等人许以好处,让其拖柯比能后腿。”</p>
“若条件足够好,说不定都不用我们出手,他们自会派人刺杀柯比能。”</p>
“柯比能若死,眼内鲜卑必然变成一盘散沙,他们会本能逃回关外,到时候我们再追击剿灭,便容易得多。”</p>
众人连连点头,有人忍不住道:“如何激起三部鲜卑相斗呢?”</p>
“他们也不傻,这些年虽然明争暗斗,但还是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就像这此中鲜卑出兵,东西鲜卑虽然没有推波助澜,但也没有阻止示警,显然是想要跟着分到好处。”</p>
杨修悠然道:“所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利用他们不需要讲什么道德,因为若是幽州挡不住,他们也会摇身一变,跟着柯比能抢掠中原。”</p>
“至于如何对付他们,我刚到幽州,并不熟悉三部鲜卑的情况,还要仰赖更加熟悉形势的诸位了。”</p>
他一句话便轻轻把后面的事情推了出去,众人颇感无耐,但是知道要是凡事都依靠杨修,也显得众人太过不堪了。</p>
同时袁熙的这些官员,心里也是有些傲气的,毕竟袁熙治下各州形势都还不错,要是单单幽州拉胯了,那也说不过去。</p>
袁胤当即道:“我派人去游说乌桓和边地部族,想办法让其拖中鲜卑后腿。”</p>
沮授出声道:“此事需要再计议一下,中鲜卑是要靠蓟城这边,但西鲜卑的势力却是并州那边,而东鲜卑则更为麻烦,牵扯到公孙家族高句丽几方,这还需要禀报大王,再做定夺。”</p>
“既然定下了针对柯比能本身的大方向,今日各位回去好好想想,在自己管辖范围内,还有什么可以助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