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的是铁心老师一起工作的工程师和科研工作者们来到这边之后,让他们做这么一个项目,研究一套摄像系统出来。
他想到铁心老师的时候,张铁心正在火车站。
相比于上一次他在火车站的时候,这一次他衣装整洁而舒适了很多。
虽说胡子和头发依旧有些不修篇幅,但是气质却从流浪汉变成了老知识分子的模样。
他这么晚等在火车站,是因为被他写信和汇款打动的人终于来了。
汹涌的人潮中,出现了一队眼镜率特别高的队伍。
翘首以盼地张铁心,见到这支队伍,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迎上前去,“我等星星等月亮,终于把你们盼来了。”
为首的人和张铁心年纪差不多大,他叫范红才,是芯片制造领域光学方面的专家。
他在燕京的生活状态还不错,工资还能照常发出来,还不至于像是张铁心一样上街卖茶叶蛋。
张铁心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介绍了一下他在这边看到的光刻机的光学系统。
没有想到真的钓到了鱼,把这位在光学领域不说是泰斗,也是权威级别的人物叫来了。
范红才身后的那些人,也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可是运气就没有范红才那么好了。
他们研究的领域不像是光学应用的那么广泛,不能从眼镜到望远镜再到光刻机的透镜系统,亦或是小汽车的玻璃和后视镜。
哪怕拥有的技术可以屠龙,如今也没有用武之地。
他们虽说还有些理想主义,可是上有老下有小,不得不面向现实妥协。
张铁心联络他们,最终促使他们踏上这一趟旅途的最大原因,其实还是汇票。
张铁心没有太多寒暄,他的思维从来都很直截了当,他说道,“我租了一辆大巴车在车站外,我们现在就过去吧。”
张铁心带着一群人走到了大巴车所在的位置,一直看到最后一个人上了车,他才也上了车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告诉司机师傅,“出发吧。”
这是一辆这个年代少有的,拥有空调的大巴车。
张铁心得知组织够自己卖两年茶叶蛋的时候,他内心是拒绝的。
不过,郝莽说他拒绝无效。
他坐在大巴车上,吹着空调吐出来的冷气,脑海里回想起郝莽和他说话时的场面。
“铁心老师,您刚来到这边的时候,就有些受不了这边的温度,一副快要中暑了的样子,这一次您要去接的人那么多,要是有几个中暑的您可折腾不过来。”
“可……那也不能那么奢侈啊!?”张铁心说道,“有困难就克服,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总不能岁数越大就越矫情了吧?”
郝莽笑着说道,“以前有困难就咬着牙克服,那是因为确实困难。现在不谈全国,至少我这里不用拉紧裤腰带过苦日子。车间里通了空调,工人的工作效率就高。若是你们也能一直在合适的温度里工作,是不是也能更好的工作呢?你看,你点头了,那就按我说的办吧。”
张铁心看着下火车时还一脸紧张和警惕的人们,此刻吹着冷风放松下来的模样,不得不承认小郝厂长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