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深吸一口气。
“甘肃和辽东都发生了雪灾,来年恐有蝗灾,朕有个法子,乃是饲养鸡鸭,防止蝗虫泛滥,名为鸡鸭治蝗法……”
朱允炆将鸡鸭治理蝗虫的方法讲了讲。
可别小看这鸡鸭治理蝗虫的方法。
这个方法在前世那个时空,历经多年的历史验证可行。
但是唯一遗憾的是,现如今这个时代养不起多少鸡鸭。
尤其是鸭子,比较能吃,除非是应天府这种鱼米之乡,而且有充沛的粮食,糟糠,才能大规模饲养,否则不适合。
至于养鸡,在如今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也是奢望。
就连美国总统胡佛,当年都有一个宏愿就是让美国人家家户户天天都能吃鸡肉,这还是在那個时代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水平下。
现如今的大明,想要大规模养鸡鸭是很难的。
但是小范围的以鸡鸭治理蝗虫,却的确可行。
如今的甘肃水草还比较丰茂,养鸭子主要得防豺狼,只要控制得当,一个卫所养一些,总体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少用粮食,多用水草,鱼虾,是能养得起的。
朱高煦听朱允炆说完,赞叹道:“陛下真乃是天纵之才,居然能想出如此巧妙的计策,如今甘肃和宁夏一代的长城都是以水草混合泥砖夯制,甘肃许多草原一到下雨便是滩涂沼泽,饲养鸭子的确可行。”
“但是不能养太多。”
朱允炆又交代。
郑和一一记下,将这些事情整理成小抄。
“好了,都各自去做事去吧。”
朱允炆摆摆手,别说,这几天早睡早起不近女涩,自己吃得香睡得着,作息居然倒回来了,而且作息还很稳定,最重要的是迎风又恢复了二尺境界。
这再跟戴院使学一学中医的养生功法,多吃点补药。
那日后不得迎风九尺,直入陆地神仙境啊!
朱允炆觉得可行!
……
南京城外。
一个身材略胖的中年文士,坐在一辆马车上,车上坐着一名头发花白的文士,正混着摇晃的马车翻动着书卷。
马车摇动,卷起门帘。
周围人便可看到马车中的景象,那马车中居然堆砌着许多书籍。
“师傅,咱们到南京啦。”
驾着马车的文士便是罗贯中。
他长得大眼细眉,眼睛仿佛两颗黄豆,看着有些滑稽,但此人学识渊博,乃是车中那头发花白的文士施耐庵入室弟子。
听到罗贯中说到了南京。
马车内的施耐庵放下书卷,自一旁捡起一副苏州府磨制的玳瑁眼镜,戴在了眼睛上,凑出个花白的脑袋来,打量着应天府。
他面貌清瘦,双眼也较为混浊黯淡,若是不认识的人,自当认为这个小老头是个普通老秀才。
但他可是元朝时候的进士,和大明诚意伯刘伯温,韩国公李善长曾经同科参举,他和刘伯温中进士,李善长未能中举。
有元一朝,一共开科举十三次。
其中,南方人中进士的屈指可数。
多数南方汉人中了进士,都是给蒙古人当管家算账赚钱,或者是在钦天监等小地方做个小吏,也有的在户部做算吏。
施耐庵乃是个博学多才之人,天文地理,四书五经,乃至于兵书韬略无一不精,结果他中进士后被发配做个小小的教谕,整日里无所事事。
这也是元朝会亡的重要原因,大量有才华,有野心,也有能力的读书人,还有地主阶级无法上升,被排挤在国家机构之外,不被重视,但是元朝的中央对地方掌控能力又弱,搞包税制,将地方上养出来一大堆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