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上一轮小户型别墅的热销,吃到了市场红利以后,中食集团姑苏公司的高层,果断决定,将后面还有一半以上的纯独栋货值,进行规划变更调整,将所有的独栋产品,全部变更为小面积的联排别墅。
因为这一决策,整个项目耽误了接近一年的时间。
哪怕是在十年前,把原来规划彻底推翻,重新来过的规划变更,也不是那么的容易,何况这个项目开发到现在,也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前面已经开发数批次,而且每一批次最后的规划许可证数据,房产预测数据,房产实测数据都不一样,再加上前文讲的,为了偷面积,还折损了一万多方的货值。
所以,仅仅是梳理陈年旧账,与政府沟通,到底按照哪一版本的来,便已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了。
定好了方向,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规划设计变更事宜,在国企,选单位,首先要进行单位招标。
在房地产圈,国企的融资利息要比私企低的多得多,在私企频繁暴雷的今天,对于很多私企来说,且不谈利息是多少,就算你能融到资,就已经是极好的单位了,甚至有些私企为了活命,竟然提出超过20%的利息来进行贷款或者社会融资。超过20%,这已经有高利贷的嫌疑了,但是,大的趋势下,你想活下去,就不得不去这样做。
以上说的是现在的大环境,在还没有大面积暴雷的前些年,在房地产尚且算是辉煌的年代,私企如何运营,才能与国企抗衡,一个是效率,一个是成本。你只有更快,才能在第一时间还掉借款,省下因时间要多还的利息;你只有更省,才能省下钱,来提升项目的利润。
如果没有这两条,私企是无法跟国企对抗的。
且不谈私企怎样,我们讲一下那些年,在贷款利率低的大环境下,国企是如何被私企从嘴边把肉抢走的。
前面我们讲到,私企的法宝是效率跟成本,一般运营相对稳健的私企,从拿地到开盘,六个月的时间,碰到极限冲刺的项目,四个月,五个月开盘,也不是不可能,那么,放在国企,时间是怎样的?
那些年,王尘在中食集团的时候,做了一个项目,从拿地到开盘,花了九个月,已经是运营力很强的项目了,受到了全集团的表扬。
当然,过了这么多年,很多国企的运营力也上来了,与私企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小,这个应该也算是私企生存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融资利息比不过人家,运营效率没有那么多的差距,成本优势也是越来越小,那么,整个地产圈,留给私企生存的空间,自然也就越来越小了。
这说的是现状,与当年的故事关联不大,我们还是回来说一下当年的国企。
从一件事情定下来开始干,要先进行招投标,招标要先拟定招标方案,发起网上审批流转,等你把方案拟定好,流程走完,已经十天过去了。等招标方案流转完成,进行正式发标,发标与回标之间有二十天的周期,大半个月又过去了。回标后,进行开标打分,选定意向单位后,再进行定标的网上审批流转,一个礼拜又过去了。
就这样,什么还没开始干,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没有了。假如说,一块地融资十个亿,融资利率6个点,那么一年的利息就是6000万,一个月的利息就500万。也就是说,啥事还没干,已经有大几百万打水漂了。
那么,既然是公开的招标,是不是就一定是公平公正的呢,不是!
王尘在中食集团开了几十上百个标,有好多都是内定,有的时候,是让内定的单位,找两家陪标单位来充个数;有的时候真正的拼实力,也看集团领导的喜好方向,商务标打分大差不差的话,就技术标上做做手脚,总归,集团领导喜欢哪家单位,总归有操作的空间。
既然有了内定单位,那么工作是否可以提前开展,以加快节奏呢,那些年,是不行的,总归还怕是最后出现变故,所以,往往是等到最后一刻,才会让中标单位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