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六十九章 你们那脸皮能防二向箔了(1 / 2)

舞台上锣鼓喧天,却没有让老戏迷听不懂的。

这里就得说到有些剧团的改编套路了。

什么叫改编?

把错的改对了那不叫改编,那叫“美食吃撑了”。

把简单的改复杂了那才叫改编!

文化界不就经常干这种人干不出来的怪事儿?

戏曲改编人家就往复杂了改!

你说梆子的声音才是戏曲的味道?那我把架子鼓加进去咋样?

你听不懂了?

那是你钱没花到位,你多花点钱买我的书看一下不就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了吗?

尤其秦剧团,现在一些人改编戏曲都变成令戏迷憎恶的王八蛋了。

各种西洋乐加进去还不够,还得把怪到极点的东西给你加进去胡整。

小山头的改编从不那么办,现在的戏曲受众群体是老戏迷,你把老戏迷习惯的都给改了你还怨人家不给你花钱?

你活该饿死,谁让你胡搞来着?

“这音乐就是那个味儿,不突兀。”戏迷听着耳顺。

请来的那些有功劳的听着也喜欢,他们也听过不少次名家表演了,甚至从去年开始还有不少价格昂贵的门票发给他们让他们稍微休息一下。

可是听不懂啊,人家名家的舞台上演的啥咱知道可看着听着都不是那个味道。

“尤其是花脸的化妆,秦腔有专门的一套化妆标准在呢,为啥一定要靠近京剧标准,把花脸花的让人觉着可笑才满意呢?”看着戏台上你来我往的上场下场,听锣鼓音就知道包公要登场了,一个刚升职的年轻有功人员吐槽。

带头大哥的标准肯定不跟老百姓喜欢的标准对抗。

果然,锣鼓声音一变,车辇一出来,观众就知道错不了了。

“我不明白的是现在一些人为啥要把化妆都改了,头面按照各自的标准也没问题吧?为啥要改成京剧的样式?”张老师对此最不明白,虽然他有几次也被打扮成那个德性。

赵老爹笑道:“大概是国际接轨不够还想跟西方歌剧的化妆接轨。”

这话恶心的在座的好几位老演员都胃里泛酸,你想一下如果把包公化妆成“啊,我的太阳”那德行那是啥效果。

“现在还有一些剧团把戏曲往歌剧的形式上靠拢呢,我前几天还听说有人搞什么戏曲与歌剧相融合,还在曲江池那边发传单,”李老师叹道,“明明传单上的字我都认得,上头写的是薛平贵与王宝钏,可我一看那打扮,虽然没戴金毛没穿修女服,可我咋看咋觉着别扭,脸上画的连个人气都没有,那还是咱们的戏曲吗,还有脸在寒窑外头骚轻胡整,现在的一些人剑走偏锋太过头了。”

谁能把人家咋样?

人家愿意,你还能说人家啥。

但是你愿意你自己玩去,你别出来恶心大家行不行?

“好!”忽的一阵喝彩声,尤其是老戏迷的喝彩声差点把房顶给掀翻了都。

关老师的包公没辜负大家的期待,还真就不是京剧头面里那种看着有些……

真有些小气的包公头面。

“包公,关公,赵匡胤,还有徐延昭,这些形象就不能小气,大花脸唱法得跟形象匹配。”赵老爹赞许。

女婿娃形象虽说不那么清秀可嘉,但要说威武那还真少有人比得上。

就他那张脸你给化妆成陈世美,陈世美都要委屈死了。

就你这形象,能勾引岚萍公主吗?

但要是大花脸的头面那就没任何问题了。

服装一搭配,关荫原本很正宗的国字脸显得比较方,暗红色脸庞搭配黑白分明的界限,额头一顶月牙,那可不就是包公么。

“主要是气势,大花脸跟别的角色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有那么一股子威严的气质,站在舞台上,你就得是一座山,不是一座山也得是一面墙,所以身材单薄的演员唱不了大花脸,”同样也是花脸名家的二张老师就很惭愧,“我的大花脸不能登台,除非唱《斩单童》。”

这话谦虚了。

但也是实情,他的身材太单薄,再打扮也没法在形体上达成让自己满意的目的嘛。

家里,一大帮亲戚集合起来看节目,虽然在网上不少见关大唱歌唱戏,可登台表演唱戏可就这么一次,而且还是大部分老一辈都比较喜欢的频道,那得好好看一下。

“你说人家那女子,那父母咋生养出来的,干啥都是最好的,”正说着天后大人的亲戚们把自家女儿拉出来,“成天在凉城,跑的跟火车一样,还觉着自己有能耐——现在看啥才叫有能耐了没?”

二表姐尤其跟自家女儿在微讯里说:“就你那本事还想进文化界混饭吃,你看那行当是你混饭吃的吗?”

这时,大舅拿出老花镜坐直了腰板。

听锣鼓就知道该谁出场了,他老人家可是要好好看一下大外甥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徒有虚名。

“这个乐队好,一般在包公出场的音乐中很少用扬琴,多的是梆子,人家加上扬琴味道没变威风反倒更高,就是不知从哪改编的。”大舅专业的点评。

小舅看着电视听了片刻才说:“我听着是《得胜归》。”

是吗?

是!

秦腔欢音大开头,音调拔高再加传统曲调《得胜归》,这也是一个创意。

“包公在陈州放粮,也算是打了胜仗,还把贪赃枉法的反派给杀了,当然是得胜回朝,用《得胜归》衬托没啥问题。”

老戏迷也很赞同。

改编不是胡编,有理有据人家当然会信服于你。

那就没一点问题?

“配合的不是很好,有一点杂音。”微博上有挑剔的声音。

也没有人去反驳,你觉着有那就有吧。

可金老师坐不住。

“那是故意的。”金老师说。

啥?

故意有杂音?

“仔细听,琴声是一根主线,梆子敲打节奏,哦,我不是很懂戏曲,就只能这么说,大家别见怪,”金老师评论道,“你们听着弦乐器发出了噪音,你忘了还有一点笛子的声音?这个声音别忽略。”

不是,咱们听的是一出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