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这孩子王了不得(2 / 2)

苦日子过过来的人啊,太珍惜吃穿了。

可是架不住俩老头儿精神好啊,老梁头红光满面,眼看着再活个三十年一点儿问题没有,老景头原本有些瘦,老人斑都有了,现在黑了一圈,可看着就比同龄人年轻的多,主要是精神太好了,俩眼睛根本不浑浊。

这就好,到了这地位,咱吃穿啥都没讲究必要,身体好,比啥都好。

“哎哟,你们上哪弄的农家肥啊?”一看地里,关荫就知道俩老头儿没少努力,里头明显上农家肥了,还是沤肥。

老头儿特得意,拍拍手,乐呵呵道:“那当然不能在城里找,我俩找了一辆车,找人开着,跑三十里地,在农家买的,你看看,咋样,这牛粪羊粪,沤一年了都快。”

老梁头瞪一眼小梁:“没出息,咱们中国人,要是连土地都不爱惜,那就成王八蛋了,你要学着点,将来退休了也要自己种地,不要等着公家养活。”

“话不能这么说,同志们正值当打之年,有研究种地那功夫,给咱琢磨咋提高战斗力更重要。”关荫说好话,过去蹲地头上,抓一把土一看,摇头,“这肥料不行,时间太长,都没肥力了。”然后表扬,“但是这蚯蚓不错,有这蚯蚓,咱接下来自己想办法沤肥。”

正说着,外头有人喊:“小关回来了?”

呼啦一下,跑进来六七个老头儿,打扮都很土,还有个穿着鞋面儿都快磨光的布鞋,乐呵呵,兴冲冲,一个个精神抖擞。

关荫挨个打招呼:“哎哟,杨老爷子,宋老爷子,我咋看着你们一个个比前一次见年轻多了?”

大红脸老杨头乐颠颠道:“那没办法,天天三饱两倒,早上起来跑跑步,下午几个老头儿钻一起,研究一下地,小日子过的好啊。”

这可不是一帮好说话的老头儿,上次收拾那小谁,有人脱鞋往人家脸上拍,没一个好惹的。

可这帮人现在对小关同志那是相当信服,能惹事儿,还能办事儿,你就说这种地,这家伙竟懂一点嫁接,还能琢磨出土壤搭配的道道儿,老头儿们觉着,这小子这本事大。

这不,一进门,老杨头就嚷嚷:“我说,咱们就种家里这两分地,这不成啊,我找管理局商量了一下,从明儿起,咱们就在山上,咱开几亩地,反正只要有力气,人家准咱们开荒。”

那这事儿可大。

关荫先报名:“那我这技术指导可不能少。”

“少不了,我们这几十年不种地,有时候啥时候种,啥时候收,还真看不来。”老宋头作为组织人员,当即批准,“你得多回来。”

这算啥大事儿啊。

“多了不敢说,三五天保准回来一趟。”关荫也许诺,“这不,上次您老说那疙瘩汤,尤其在地里头架锅自个儿做,那味道绝了,我回头跟人家管理局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用柴火,我还学了挖无烟灶,回头咱上山过过瘾。”

老头儿们一起拍惹事精肩膀,齐夸这事儿办的地道。

“还有这肥料,我来办这事儿,运输咱们得请人家管理局的同志帮忙,该花钱花钱,但是咱不能自个儿去。”关荫还有点儿心有余悸,“最近追着我的一帮人,除了记者,我总觉着有几个不对劲儿,咱们这么一帮人一起出动,我估计人家连没良心都敢用。”

这可是大事儿。

“那就不去。”老景头道,“你联系一下,买现成的也行。”

“啥就现成的,咱自己沤肥,回头我请农业专家帮忙,咱设计一个沤肥池,开垦出地,咱就放地头上,山上有泉水,还能引个灌溉渠。”关荫道,“办这事儿,咱既是为了自力更生,也得给某些人做个榜样,我看,咱们能弄个老干部样板的红旗渠。”

那这可是大工程。

“怕啥,该出力的出力,反正得伺候好庄稼。”关荫告状,“这不有个啥摄影协会嘛……”

提起这事儿,老头儿们齐声骂:“不要脸!”

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