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布急问,“李相公,您就别但了,到底有什么我们还不知道的,还请赶紧说出来让大家知道。”
李清臣佯作叹了一口气,把他和杨怀仁分析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蔡卞疑惑道,“边报里好像没说的这么详细吧?您是从哪儿……”
他顿了一下,“哦”了一声,便不再说话了。
蔡卞的反应有点奇怪,其他人稍微怔了一下,很快便也想明白了,这天底下如果有人比朝廷的边报还要效率,那也只能是杨怀仁手下的人了。
具体怎么回事他们其实倒没心思去追究,现在他们更担心的,是北边的战事,对大宋的影响。
以前这些人是分派系,也争斗过很多次的,可现在虽然还没有尽释前嫌,但起码在大义面前,还是能保持团结。
韩忠彦有点想不通的样子,问道,“李相公方才说的那些,可有十足地把握?”
李清臣肃穆道,“如此大事,难道老夫还会弄虚作假不成?”
韩忠彦忙施礼道歉,“只是事情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今日朝堂上众人的表现,就让人心寒了。”
其他几位又愣了一下,重新回味一番,才渐渐明白韩忠彦话中的机巧。
他们相信北边的事情,不光只有杨怀仁一个人比朝廷还早得到消息,也有另一些人耳目众多,能通过各种方式更早也更详细的知道辽国发生的事情。
如果是这样,那么刚才朝堂之上,那些人捶胸顿足的表现就显得太做作了,也许其中大多数人是真的激动万分难以自抑,但也确实有一部分人是刻意演出来的。
他们明知女真部只是小规模骚扰耶律跋窝台和他的契丹大军,两边并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大战。
这时候再要求小皇帝下旨挥兵北上,就不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而是置国家百姓于不顾,只是为了自身利益而煽风点火了。
那这些人又是什么目的?
有的可能是从一开始就不服小皇帝继位为帝,所以私底下还在和某些皇族成员联络,企图阴谋篡权。
有可能是他们跟辽国的某些贵族串通,想通过这件事来改变朝堂当前的格局,好让自己上位当权。
也或者有可能是要陷害某人,比如杨怀仁,现在如果朝廷要大军出征,最合适的统帅自然是杨怀仁。
他们早就把杨怀仁视作自己的眼中钉,趁着这个机会把杨怀仁送到契丹人的面前,以借刀杀人。
蔡卞在这些人里边算是最年轻的,想到这里竟浑然不觉出了一身冷汗,“若是如此,我们身为朝中重臣,陛下的股肱,自然不允许有人借机闹事。”
李清臣心中甚是欣慰,这几个朝廷权力核心中的大臣,还没有糊涂,还是耳清目明,分得清是非黑白的。
同时他也巧妙的把皮球踢给了众人,杨怀仁不愿意当坏人,那他也不愿意独自背锅,现在有了大家一起分担,他也顿感轻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