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答让杨怀仁非常满意,对于这些新来的驯鹰官的安排,还要他亲自操心一下,以显示他对他们的重视。
因为他们刚来,也不会让他们立即进入军中,不论是他们,还是他们的家人,也包括海东青,都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这个范围就广了,比如气候,生活习惯,这些只有习惯了,才能谈得上融入。
杨怀仁打算在杨家庄子空出几个院子来给他们住,就跟那些最初的通远军的家属做邻居。
当初那些通远军的将士,如今也都成了龙武卫和虎贲卫中的军官,上了年纪的人退出军队,他们的儿子也补充进了军队。
也有一部分成了杨怀仁的亲卫,这些人在军中都是骨干,地位相对较高,他们的家人对杨怀仁感恩戴德,能给杨怀仁帮不少忙。
让这些鹰奴住进去,左邻右舍都是军属,无形中就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将来对他们有一些照顾或者交流,不算是难事。
生活条件自然不必多说,杨家庄子现在几乎都是富人,只存在舍不舍得花钱的问题。
杨怀仁相信鹰奴的家人得到最好的照顾,日子过的富足了,他们也能更踏实的在军中为杨怀仁效命。
语言问题是必须解决的,他们现在不会说汉话,但必须要学,教他们的人杨怀仁自然会安排,这需要一个时间。
杨怀仁考虑的是,驯鹰这项工作虽然很专业,但也绝不能全部掌握在他们手里,自己人必须也要学,学会了最好,学不会或者实在天赋不适合的,那就换一批人。
就把那些鹰奴当师父一样供起来,哄着他们教,也要把他们驯鹰的本事学过来,这样才能保证驯鹰这么重要的事情,掌握在绝对可靠的人手里。
鹰奴在军营里当驯鹰官,虽然不是实职,但给他们的待遇却一定要高,让他们赚的钱足够养活家人,还能有不少的富余,可以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
如果他们的家人愿意学习汉人的农耕式的生活,庄子里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给他们做,收入和福利也绝对不含糊。
而他们的儿子,愿意继承父辈的职业继续成为驯鹰人的,那很好,让他们跟派去的人一起学,正好还让他们没法明目张胆的藏私。
愿意念书的,可以在庄子里的私塾里读书,将来长大了也可以去学院里学一门养家和立业的本事,这个都给予一定帮助。
总之,就是对他们好,捧着他们也无所谓,关键是让他们和他们带来的海东青能在大宋军队中形成真正的助益和效果,提高军队的整体实力。
另外就是让他们产生归属感了,人都不傻,特别是能成为驯鹰人的这些人。
杨怀仁就觉得他们都是极其聪明的,不然也学不会那么复杂的本事,只是他们在原先部族中不一定被重视,觉得他们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所以显得他们没什么地位罢了。
当他们在大宋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家人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的时候,他们必然会琢磨,究竟对谁忠心耿耿,才是对他们自身,还有对他们的家人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