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2 / 2)

“您愿意这么想倒是也对。”敏若极为流畅地接下一句,然后道“白日是行举有失,在御前放肆,请您绕过妾这一回吧。”

康熙看了眼她按在食盒上的手,道“朕若是不绕过,你就不给朕吃了?”

敏若以笑容无声回答。

康熙轻哼了一声,白她一眼,“朕要和你计较起来,那气三天三夜都生不完!罢了,还能和你计较吗?”

“妾小您这么多,您又大人有大量,我自个琢磨着您应该也是不会计较的。”敏若笑眯眯道,康熙斜睨她一眼,“朕若是与你计较,就是不够大度了?”

敏若撇嘴道“您再挑我的话、翻我的白眼,我可就带着食盒走了。”

康熙摆摆手,“朕大人有大量,就不与你计较这回了。有什么吃的?”

敏若亲手打开食盒,先端了一个盖盅出来,掀开里头是还冒着热气的粥,粥底洁白晶莹,撒着碧绿的香菜碎,热气腾腾、米香浓郁。

康熙一扬眉,“你就给朕喝萝卜粥?”

“我都陪着孩子们吃了几个月的素了,您这会不过是一碗素粥,有什么抱怨的?”敏若也跟着扬眉,康熙道“朕还以为你是来给朕清火的呢……瑞初还小,她还得长身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也不要带着瑞初死守那些刻板规矩。”

敏若道“她是晚辈,应该的。……确实是煲来给您下下火气的,您难道就不吃了?”说完,也不等康熙言语,抿唇笑了,“润肺止咳的,这段日子落了雪,地龙、熏笼烧得更热了,您这几日咳嗽得厉害,想是受了燥热火气,用些凉粥正好。”

康熙长叹一声,“孩子们却见不到朕的不适,各个不叫人省心。”

“叫人省心的还是孩子了吗?”敏若一面说着,一面又从食盒里一碟碟往外端东西,“不过您每日看奏折、读书到三更,光是素粥也不顶用。用油炸得酥脆的鱼鲊,还有一碟子肉脯……秋日腌的瓜菽,前儿开坛取出来合着大椒、茴香、砂仁一起烘干的,入口香脆,都说吃着不错。藕丸子是今儿个新做的,中午孩子们吃的时候很喜欢……”

康熙听着她絮絮地说,走过来在榻上坐下,坐定之后低声道“你也别忙了,坐下,咱们俩说说话。”

敏若点点头,将食盒盖上,在小炕桌的另一边落了座。

康熙一边喝粥,一面问她“白日里是德妃叫人给你报的信?”

“是。说是十三阿哥病了,她走不开身。”敏若神情很淡,言止于此。康熙空着的一只手伸过来拍拍她的手,道“朕问了太医,胤祥是有些咳嗽。”

可不是,十三阿哥病了有六七日了。时气的缘故,这段日子咳嗽的人多,可十三阿哥先天强健,那点咳嗽到如今也该快好了。

见敏若没言语,康熙没再提这个,只道“朕心里有数,不会叫胤禛吃了亏的,你放心。”

敏若点点头,从她把康熙拉到饭桌前开始,她今天过来的目的就已经系数达到了。

康熙这会在她对面叨叨,她满心都是加戏加班得加钱。

可惜这句话这辈子大概没有说出来的机会,没事,憋着搁心里自己爽爽也挺好。

至于康熙说的不会叫胤禛吃亏……她听了心里其实也没什么波动。

宫里的这些孩子,要长大哪有不吃亏的?

就是安儿,她不也人工让他吃了一次亏,好认识人心险恶,让他知道自己当下的处境吗?

而且康熙这些儿子里,到最后最不会吃亏的恐怕就是胤禛了。

她在心里跑马,面上摆出平静的神情听康熙说话。康熙继续道“朕今日忽然想,要不就由你先照顾着胤禛。虽说他大了、在阿哥所里住,用人操心的地方有限,可到底还得有个人看顾着些。原本你和布尔和也好,当年胤禛还小的时候,布尔和也将他托付给你几次。若说这宫里还有个能处处惦记他的人,也无外乎是你了……”

敏若立刻清醒起来,郑重地道“当日姐姐尚在时,我说我此生只求安稳度日,今日这句话我还能原样说给您。如今有了安儿和瑞初,我也只想守着两个孩子安稳度过余生。权势、荣华、尊位,我都不求。”

她极认真正色地看向康熙,康熙似乎怔了一下,“朕没与你说这个……”

“胤禛是布尔和养大的,他生母又尚且在世。可您若让我抚养他,我是什么身份呢?”

敏若轻轻摇头,“您知道我的性子,是最不喜欢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如今的日子便很好,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地,儿女绕膝、有您相伴,一切都足够我满足的了。我知道,前段日子宫外风言风语不少,可他们所说的那些,我都不想求。

此生若不生在富贵门庭、未入帝王家,便在乡野之间、辟一处清静之地清幽平淡地过一生,也是我所愿意的。反而权势、名位,非我所求,非我所愿。”

她鲜少用这样很认真正经的神情对康熙说话,康熙凝视着她半晌,轻轻叹了口气,“你的心思朕明白。”

敏若很浅地笑了一下,继续道“所以无需那些名分,我也会照看胤禛的。

不说与布尔和的情分,就说这么多年,我也算是看着他长大,布尔和不在了,我多看顾他一些,是做长辈的应当做的。”

她顿了一顿,又语重心长地轻声道“德妃与胤禛母子分别多年,情分是要慢慢培养出来的。您多给他们些时间,局外人再着急都是无用的。”

“这段日子,不说你推了胤禛一把,就是惠妃、荣妃哪个没有劝过她?她若真念着这份母子情分,今日为何不来?十三的病也不过是个托词!怯懦犹豫进退失据,她就那么怕得罪人吗?”康熙振声道。

敏若心里知道,德妃怕得罪人恐怕还是小块的,更多的是介意四阿哥为了布尔和留下的狗与弟弟起争端。

这么多年德妃与宜妃不睦,她还能怕得罪宜妃?便是胤禛剪了兄弟辫子的事情不好听,也不会对她造成什么影响。之所以没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介意胤禛太过在意布尔和,在意到能为了一条狗被剃了毛就跟弟弟针锋相对。

这种事情,想不开就是想不开,外人劝多少都没用。

敏若没多言语,康熙道“这件事你别操心了,朕心里有打算。你往后就多看顾胤禛一些吧。”

敏若点点头,应下了,取银筷来给他夹瓜菽,道“取的老瓜、嫩茄,和着香料、料汁封坛腌了两个月,下粥很不错。这些炸鱼、肉脯都太燥了,您若喜欢改日我再叫人做了送来,不宜一次用得太多。就着小菜吃些粥吧。”

康熙用着晚点,便也不提那一茬了。

不过没几日,送布尔和灵位入了奉先殿,他便借故将“悲痛甚剧”的胤禛接到了乾清宫,日日带在身边,又令太子检查教导胤禛的功课,不出一个月,兄弟二人便逐渐亲厚起来。

敏若知道他是铁了心要敲打德妃,德妃在他身边多年,自然不会不知他的不满,很快便主动亲近起胤禛来。

私下里说起这件事,康熙得意洋洋地与敏若道“看朕的法子好吧?”

敏若一面给他添茶,一面有些无奈地道“是,您英明神武。”

康熙看她一眼,意味深长地道“朕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觉着强扭的瓜不甜,可这瓜掰下来才知道究竟甜不甜!亲母子,相处着便逐渐亲厚了。你原先那法子都太温和了一些,就得来一剂猛药!”

敏若叹了口气,道“我知道您这猛药下得太狠。晚膳包水饽饽吃吧?暖房里养的韭菜长得嫩生生的有一掌多高了,内务府送了些好牛肉来,皇庄上新进的。”

康熙探头去看瑞初写的字,一面随意点了点头,“你说了算。”

德妃与胤禛的母子关系缓和了(至少明面上),康熙也没留胤禛在乾清宫里多待。年下事多,宫里也不清闲。

太后的宁寿新宫修葺得差不多了,要迎请太后入新居,内务府好一阵忙碌,掌管宫务五妃也都勤勤恳恳,于此事上不敢松懈。

至移宫的正日子,康熙并后宫妃嫔、皇子女一齐朝贺太后。

太后少年守寡,其实真与先帝也不过做了六年不到的夫妻,随后的二十九年里都居深宫受康熙奉养,深居简出,她又不爱听戏、也不好召见命妇嫔妃,只与蒙古来的阿娜日与几位亲戚命妇来往,这几年身边养着胤祺和蓁蓁,倒是逐渐开朗明媚起来。

这样热闹欢喜的日子,她眼角眉梢都透着笑,新宁寿宫修葺得极挺阔大气,太后不住与人慨叹康熙的孝心,众人见她的神情,就知道她是很开心的。

阿娜日往常总是陪在她身边,今日退一步在下,这会见太后与康熙说话,便在敏若耳边,低声对敏若道“太后今日很开心,这些年来,除了胤祺和蓁蓁到了她身边,便是今天最高兴了。”

高兴的不是这宽敞华丽的新宫,而是康熙的孝心。

敏若凝视着太后其实并不算苍老的面孔,心里浮起万千感慨,无声地一叹。

<sript><sript>

<sript><s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