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世家有河东世家自己的需要,而曹叡,也有曹叡自己的考虑。
河东世家们之所以通过关系,在朝廷上为司马师请功,其目的,曹叡其实心里有数。
这帮混蛋玩意儿肯定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把司马师捧起来,然后引导朝廷意识到河东的重要性,然后好把司马师和他的三万步卒留在河东郡驻防。
毕竟,这次河东世家们的损失是真的不小。
这年头的世家大族,心思一个比一个多,谁也不会把大量的钱粮放在城内,这里是官府的眼皮子底下,真要追究起来的话,大家的脸面上都会很不好看。
因此,河东世家基本都是把自家钱粮秘密的放在城外自家的庄园内的。
要是在和平时期,这么做当然没问题,但在战争时期尤其是遇到这种不管你什么世家,老子有钱就抢的羌胡骑兵,这帮河东世家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就算怨恨大汉,那也只能是私下怨恨,不能明着来,毕竟抢东西的人是羌胡骑兵,回头大汉一退六二五的不承认,说是羌胡异族无法约束,这帮河东世家也没辙。
河东世家们可不想再遭遇这么一回哑巴亏了。
而秦朗呢,在这次河东保卫战中,又表现出了行动迟缓,应对缓慢的缺点,远不如司马师来的果决,立刻回军救援虽然其实效果也不大吧,但在河东世家眼里,至少司马师这个河东世家子弟比秦朗这个外人要靠谱。
因此,河东世家肯定是希望司马师留下守卫河东郡,让那个秦朗赶紧滚蛋。
有一说一,这点小心思,曹叡还是看的很明白的,从军事角度讲,曹叡是不可能任由这帮河东世家乱来的。
还等着司马师领兵去救援兖州呢,怎么可能留在河东。
但从政治角度讲,曹叡还真的无法忽视这些河东世家大族们的声音。
中原世家,大多以河东世家和颍川世家为首。
可如今,颍川世家基本可以确定,已经集体投敌了,那么中原世家,就只剩下河东世家了。
这个时候,如果忽视河东世家提出的意见,导致河东世家走上颍川世家的老路那兖州也不用守了。
中原世家的两大支柱都直接倒戈相向了,那么兖州地区的世家大族们,还能跟大魏是一条心的?!
想想都不可能。
因此,从政治角度讲,曹叡必须在这个时候,安抚好河东世家大族们,让他们继续站在大魏一边。
再一个,自从这个兖州之战开打以来,曹叡就从来没有收到过任何的好消息,整个朝廷内部都知道,自家大军在兖州和河内不停的被人压缩势力范围,如今只能勉力支撑。
虽然还在坚守,但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好消息传来。
可如今,终于有了一个“河东大捷”,而且还是河东世家大族们亲自替司马师邀功的,他们肯定不会拆台而只要这帮河东世家们不拆台,那么河北世家也不会知道真相。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曹叡也需要这么一个“河东大捷”来稳定军心和民心。
经过反复的思量,曹叡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下旨嘉奖了司马师的“功劳”,承认了“河东大捷”的存在,封司马师为讨蜀将军,安平亭侯,同时也下令司马师,继续坚守河东,防备蜀贼入侵。
同时,曹叡下诏,以“河东大捷”有功为由,升秦朗为中护军,率领一万并州骑兵和两万河东郡兵,赶赴河内郡作战,替换夏侯霸驻守温县,让夏侯霸率领两万河内郡兵,前往兖州支援。
至少在曹叡看来,他这么做,是既能稳住河东世家,同时也不耽误救援兖州只不过是把援军主帅从司马师变成了夏侯霸而已。
只是,曹叡忘了一点这么做的话,等于是在温县人为的制造出了一场人事变动,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形势变化。
原本张溪还觉得夏侯霸守卫的温县不好打,那自己索性就不打,在河内郡继续磨洋工,只要牵制住敌人就可以了可曹魏这么大规模的领兵换防,张溪要是不抓住机会的话,那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
行吧,你秦朗既然从河东郡出来了,那么,就哪儿也别想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