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跨域时空的重合(1 / 2)

系统打好的是基础,比如吐字发音、字正腔圆、语速节奏……

但积累的是人生阅历,比如厉大钊这个角色,既是革命先驱,又是文人义士,还是丈夫父亲……

每种身份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说话的情绪肯定不一样,对苏泽有更高要求,这也是演员必须挑战的难关。

拍摄过程每天都很充实,白天拍戏,晚上讨论角色,回去的时候利用系统空间恶补各种历史知识。

比起山海情和战长沙,觉醒年代对于自己的提升可谓是全方面的!

那时候的华夏,因为同样的理想一群人聚在一起,惺惺相惜携手奋斗。因为不同的信仰,最终走向不同的道路,并驱争先据理力争。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有的人依然坚持孔家旧学,所以选择拥护旧制度。有的人拉起文化革新的大旗,选择了苦难的大多数。

有的人为了祖国山河完整一夜白头,有的人于国家危难之际不惜献身。

有的人因为中华崛起而囊萤映雪,有的人因为革命而弃笔从戎……

不管选择什么方式,不管争论何种激愤,都是为相同的期盼,黑暗中走出一条路来,且坚定无比。

即使坠入深渊,总要有人往前蹚,一步一步投石子,后来的人才有方向。

在新旧文化的争斗前,两派自是互不相容,各有各自的坚守与执着。虽每逢争辩激愤常有,但只限于学术之争上,不上升私人恩怨,和而不同是为君子。

他们才是真正文人风骨!

就像仲甫先生对延年说的那样反对孔教儒学,并不是反对文化本身,能传承至今自有它的博大奥妙之处。

真正反对的是政治尊孔,是打着三纲五常抑制人民发展的大旗。

新旧文化本不该是对立面,而是相辅相成承先启后的关联。每个时代都会有新旧之争,新的思想新的文化,也会在某一天成为被质疑的旧派。

幸运的是总有人信仰不同的思想,尊崇不同的文化,并甘愿为之坚守,绞尽脑汁去传扬。

没有哪一种信仰是毫无意义的,也没有哪一种争论是不该存在的,任何一种思想或者坚守都会有它存在的意义。

至于对错?

在苏泽看来杞人忧天大可不必,每个年代的少年都有自己的文化圈,那些看起来无知无畏的举动,只是想要被世界看到的需求。

就好像曾经在九零后掀起的非主流风,杀马特文化一样,那些看不懂的火星文,土到家的夸张审美,都是对传统文化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难道不是旨在被看到被认可的青年诉求?

这是好事,至少代表着新一代的青少年还是存有思想的,还是不盲目自处的,他们敢于去打破主流,用自己的方式去发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华夏如此,全世界也如此。

“我们是战胜国呀,适之,凭什么德国把我们的青岛让给别人呢?”

“这还有公理吗?”

这场戏是割地赔款消息传回国内,苏泽满腔悲愤,康慨激昂道“如果我们放任那些卖国贼,肆意妄为践踏民意的话,那这个国家还能叫一个民主共和国吗?”

“我们还配叫国家的公民吗?”

双眼逐渐发红,全身忍不住剧烈颤抖,嘴唇因为气愤甚至开始发紫,怒发冲冠大声道“所以为了国家利益,我们现在需要一个彻底的革命!”

“把思想觉悟和行动觉悟结合起来!”

“我厉大钊愿意当这个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