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7、衡州巨变(1 / 2)

流云剑 苕面窝 1663 字 2022-10-25

涉及到皇家的事情,那都是天大的事情。

既然是天大的事情,那就只能老天爷才明白。

当官的生怕自己官位不保,虽然想弄个所以然,可是谁都不敢深究。

老百姓关心的是自己吃饭的问题,至于谁来当王爷,反倒是一个非常次要的问题。

这么一番周折下来,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纷乱之中人来人往,各种传闻不绝于耳,可是稀奇古怪的事情谁也说不清。

就算是有些人被清除了,在外人看来也合情合理,应该是三王子朱由楥在为自己承袭王位扫清障碍。

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王承袭祖制,肯定要启用一批自己人,在此之前抹去一些人,那都是很正常的“官场潜规则”。

衡阳王府肯定要换主人,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新来的主人究竟是谁,那只有天知道。

其实人家老天爷很忙的,根本没有心情管你们凡人的芝麻绿豆小事,所以老天爷都不知道衡阳王府里面究竟如何了,最后发生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湖广巡抚魏光绪,是最想弄明白衡州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可是北面的反贼太多,大军在外脱不了身。

派了一个副使过来吊唁,结果除了总管太监陈诘之外,什么人都没见到。

虽然一路上听到各种传闻,但是都查无实据,结果回到襄阳也只能把道听途说的事情汇报一番。

湖广巡抚魏光绪总觉得哪里不妥了,可一切都是捕风捉影,并无真凭实据。

要说这个魏光绪真是不知死活,你带兵外就应该负责剿灭叛贼,其他的事情根本和你没有干系。

可是魏光绪偏不这样,作为东林党里面的“地微星矮脚虎”,他一定要给皇上递折子,把自己的“高明见解”陈述一番,生怕皇上不知道自己的“聪明才智”。

皇家的人吞服丹药,这都是公开的秘密。就算朱常瀛吞服丹药死了,那也很正常。

最关键的是,对于各地藩王,属于皇上最大的心病之一。死一个少一个,最好马上都死了。

彭无影只身进京,肩负重任,这是一定的。

虽然下面纷纷扰扰,但是手握重兵的桂王死了,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也就是少了一个牵制自己的皇叔而已,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换一个病秧子上来当王爷,起码就没有了拥兵自重,公然谋逆的隐患。

崇祯皇帝年轻,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或许较固执、偏执。所以他有自己的独立主张,不是一个愿意受别人架空的人。

东林党把持朝政,为所欲为,是少年皇帝心中的一根刺,只要是东林党抓住不放的问题,崇祯皇帝就要坚决压制。

魏光绪自作聪明,一定要把桂王的死弄个水落石出,刚好和崇祯皇帝的想法背道而驰。结果没有扳倒其他人,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正因为如此,彭无影此行看似凶险,其实属于没有什么风险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

反倒是现在的苗三冠非常忙,忙得脚不沾地,不可开交。

以前没有地盘,自然无法施展拳脚,好多想法不能变成现实。

现在名义上一下子有了整个湖广之地,也就是差不多大明朝六分之一的江山,麻烦事情当然就多了。

苗三冠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更不是一个好高骛远的人,所以他对目前的局面看得很清楚。

能够部掌控整个湖广地区当然最好不过,但目前绝对不现实。

饭咬一口一口的吃,一锹挖口井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定构建两条线,形成内外有别的战略方针。

核心区域:建立一个稳固的绝对势力圈,完由自己说了算,作为今后的发展基地。

首先是借助桂端王的名义下达一纸调令,把桂阳郡参将调到长沙,新来的张承宗走马上任,担任了桂阳郡的参将指挥使。

原来两万人的戍边卫军部就地解散,凡是有家眷的一律取消军籍回家种地。

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戍边卫军都是祖孙三代在一起,一家就是近十口人。这不符合要求,当然只能部迁出卫所,到指定的地方建立村落。

大观堡南山秘密军营抽调三千六百余人,加上张承宗带过来的三百六十人,组建了衡州府四千人的南大营,作为桂阳郡守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