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错到底(下)(2 / 2)

“呵呵,反正就那么个意思。”

“对对,就那么个意思”,黄书记连忙接过这话题,聊起了正准备引进师资的职业学校。

同古职业高中以前确实不怎么的,也就是一个响应上级号召办的半吊子学校,但现在不同了。一个人口突破三十万的县城,虽然行政级别仍然是县处级,但有李家明这杆旗和现成的路子在,就不能将职业学校建成职业学院?

况且有汉华系在,那些学生毕业后也不愁就业,招生范围也可以不仅于本县,完全可以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招生嘛。

哦,这是为了政绩。如果治下有所职业学院,文化教育方面的文章便好做了,再加上学生可以去那些电子代工企业实习、就业,不难把学校办出名气。估计胡师公一直坚持专业设置倾向于工业,就是打得这算盘。

后知后觉的李家明不禁哑然失笑,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可这哪行,哪有在山里办一所这样的技术学院的道理?

“不不,这不行。我掏这笔钱就是为了搞现代农业,要是想搞电子类技校,完全可以选择在浔阳之类的地方,起码可以就近实习。”

毛伢向两位领导露出个爱莫能助的眼神,退而求其次道:“那旅游专业呢?”

“你不懂,学习除了学习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开拓视野。我们这太偏僻了,即使再好的师资,也没办法让学生获得更宽的视野,这也是我们这些三线、四线城市最大的不足之处。”

那就是真不行了,两位主官也不提这话题,聊起刚才的旅游业。虽然他们决定和李家明冒一次险,但毕竟要投资数十亿资金,光靠县里的财政赢余那是杯水车薪,重点还是这位首富先生能给予什么样的帮助。

这倒没问题,李家明认定了旅游会成为未来的热点,当然就不怕先垫付这笔钱,何况县里有足够的抵押品。当然,这是自己老家,不能完全按生意场上的规矩来,李家明沉吟道:“要不这样吧,我们按照以前修太阳岭隧道的先例,政府把旅游公司的股份、我们旗下的企业税收作抵押,利率就按美国的计算,不再按国内的商业贷款利率算?”

这倒行,但该争取的总要争取一二,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孙县长犹豫道:“家明老弟,不怕你笑话,要是你们的厂子税收没了,县里的日子会很难过。”

这可就不对了,山里人家和华居交的税是不少,但去掉这两家企业的税收,县里至少还有四五亿的税收。放眼全市,除了袁州那个市府所在地外,还有哪个县区有这么高的财政收入?

“老弟,我们每年要上解资金三亿多,剩下一两亿连工资都不够了。”

那就跟自己没关系了,当年老曾和岳父修隧道时,能在上解资金的问题上硬顶,你们凭什么不能?

这?

两人互看一眼,只好作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