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天工开物(1 / 2)

通过书信来往,许多江南士子得知昔日同窗已经成为七品文官无不羡慕,变卖家产拖家带口乘坐邮轮投奔“南明”成为时尚。

不用刻意打压,只采取釜底抽薪,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核心的政治、文学团体应社和复社早就风光不再。

诸多学子再也不是空谈误国,而是投身轰轰烈烈的产业报国大潮。

至于是不是读圣贤书也被许多读书人回避了这个敏感话题,本来由于“南明”新学专业教授奇淫技巧遭到许多食古不化的酸儒抨击,近几年这样不和谐的声音越来越少。

无他,读书人愿意死记硬背四书五经并非真的喜欢里面的微言大义,而是因为这是成为人上人的阶梯,是当官的敲门砖。

现在大明士子发现读新学通过实干考察一样能够成为“南明”士大夫、官老爷,同样是人上人,没人愿意拿自己的前途穷开心,公开表示不满新学者当然直线下降。

这也是汉民族的特性,“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实是粉饰而已,改成“万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才是实事求是,黄胜同样给读书人官儿做,当然得到了拥护。

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也顺应潮流来到“南明”觅前程,现在已经高升为从五品工部员外郎。

《天工开物》成为“南明”出版的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宋应星得到了稿费超过三千块银币。

著书立说不仅仅能够扬名还能得到可观的稿费更加刺激了太多文人、科学家注重研究理论,少有文人闲得蛋疼结社吟诗作对浪费光阴。

大明读书人酸不可闻的风气在不知不觉中被改换,许多有抱负的饱学之士选择踏踏实实做事。

官宦门第出身的张缚没有了号召力,如今在大明京师担任庶吉士。

黄胜改写了历史,也间接改变了他的宿命,因为张缚读书人领袖的光环黯淡了,也就没有了能够兴风作浪的资本,再也没有人忌惮,因此他平平淡淡在京师过日子,没有暴卒。

另一位领袖张采早就不热衷结社,在大明踏踏实实从知县干起,如今以高升当上了礼部员外郎,“娄东二张”没有了赫赫名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张采没有因为结党而被朝廷罢官。

这几年大明、“南明”民间交往频繁,绍兴、松江等地都能够买到因为“南明”政府补贴因此价格便宜的江海联运普通舱客船票。

出行之人在家门口的内河码头就能够上船出行,最后会换乘能够容纳一千余客人的邮轮出海。

晚秋正是北风频频的时节,十几艘邮轮和二十几艘商船在三艘巡航舰护送下满载宾客编队顺风南下。

船队里有临时加班运送勋贵、文武的邮轮,也有一直跑这一条航线的班船。

小两万人的船队人气旺,一路上欢声笑语,简直是一路旅途一路歌,所有人都觉得心情愉快,只恨快乐的光阴总是这么短暂。

张维贤带着一大家子游历了风景独好的海南岛后来到“南明”交州城,特意赶来交趾等候家人的王后张楚儿在王宫宴请了大明勋贵和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