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将大半个身子斜塘在绣榻上,目光就那么看着眼前的郭爱,论爱江山还是爱美人,宣宗绝对是爱江山的,但美人偶尔来几个也并非是什么坏事,那些昏君暴君将亡国的罪责算在一个女儿家的头上,什么妲己,什么赵飞燕、什么杨贵妃,什么奇皇后说些女子是害人的妖精,那些君王就是被她们迷惑了才弄得天下大乱,家破人亡,其实呢,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就说这杨贵妃吧,这位美人可没做过什么坏事,倒是唐明皇,自从开创了盛世之后,这位老皇帝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朝中没了正直之臣,又岂能不乱,可这位老皇帝却丝毫不知,为了讨贵妃的欢心,这位老皇帝不顾百姓死活,下令开辟了从岭南到京城长安的几千里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有了杨贵妃,唐明皇一改往日节俭的风气,大兴奢侈之风,朝中大臣、贵族、宗室为了巴结皇帝,投杨贵妃所好,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贵族巴结逢迎。其族兄杨国忠也平步青云,做上了唐朝宰相。杨贵妃的姐姐们也得到了实惠,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其他的兄长也有封赏,做了朝中的高官,弄得朝政乌烟瘴气,百姓哀声一片,这样的朝廷不乱才怪,说杨家害了大唐这话儿是不错,可要说一个杨贵妃那未免太高看杨贵妃了,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唐明皇自己的事情,若是这位老皇帝能做到鱼与熊掌兼得,美女再美,也害不了国家的,古往今来,千古名君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宋仁宗那个身旁没有几个美人相伴,就是本朝太祖爷,成祖爷身旁也没少那美人,可他们亡国了么,没有嘛,这说明什么,说明什么红颜祸水都是这些君王没本事的借口罢了,若是君王英明有为,励精图治,则国运昌隆,百业俱兴,人民衣食丰足,就算天下有一千个赵飞燕、杨贵妃也亡不了国的,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偏偏世人都看不穿,说起来荒唐透顶。
郭爱见皇帝面露笑容,先前的紧张也去了不少,伸出一双小手在皇帝的肩膀轻轻揉捏着,这种活儿她很小的时候跟一个郎中学了几个月,知道这种揉捏,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效果最好,除此之外,手指在人身上推、按、捏、揉,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经络穴位,调整神经功能最能缓解一日的劳累,宣宗任由那一双小手在自己的肩膀,手腕上轻轻揉捏着,力道既不轻也不重,恰到好处,做了十年的皇帝,还是头一次有人如此细心的给自己及揉捏,人都说皇帝是天子,这话儿是没错,可皇帝说到底还是人,是人谁不想过今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呢,可惜,这宫中的妃嫔是不少,却没有一个如此细心,没想的不是从自己这儿得到什么恩宠,便是要什么赏赐,十年的重复早已让他失去了任何的兴致,平日里也只是到孙皇后哪儿去坐一坐说说话,两人爱意还在,可毕竟是十多年的夫妻了,做了皇后的孙氏也不负当年的柔情蜜意了,加上上了岁数,唠叨也多了,平日里说的莫不是后宫里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听来索然无味了,去得也渐渐少了。
自从郭爱来了宫中,宣宗才感觉寻到了年轻时的气息,先前他只是趁着新鲜劲儿荒唐了一回,可没想到这一回之后,他便再也离不开她了,因为他发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身上有一股他从未见到过的吸引力,他说什么她都能听得懂,他画的那些画卷,她非但能看得懂,还能看出不同的见解来,还有那些他写的词儿,她并非一个劲儿的说好,好的好在哪儿她都写出来,坏的坏在哪儿她也能指出来,陪他说话更是能让他满心喜悦,感受无比的快乐,自从有了她之后,宣宗觉得往日枯燥调单的宫中生活,忽然多了几分光彩来,恨不得天天就这么陪着她身旁,看着她画眉,听她天南地北的说些市井琐事,但他终究是一国之君,身不由己,但每日下了朝,处理完了公务,不管多晚,他要来坐一坐。
“好了,揉了这么半天,爱妃也累了!坐下来歇会吧?”宣宗疼爱地握住了她的小手。
屋内的太监宫娥利索的为了两人点了灯火,檀木圆桌上摆了几道菜肴,这些菜并不是御厨做的,而是郭爱亲自让人买的材料,然后写下了方子,交给了宫娥去办的,凤还巢、炒鳝糊、杨梅丸子、沙地鲫鱼、银芽山鸡、红烧划水、五色绣球都是地道的凤阳菜,当然了,比起这些鱼肉,整个桌子上最显眼是一道荤菜,一道素菜。
其一便是“肥西老母鸡汤”。据传这道菜肴与汉高祖有关,说是高祖刘邦未称帝时,穷困潦倒,经常带着一帮穷朋友到哥嫂家混饭吃。刘邦的嫂子比较贤惠,尽管家里也不富裕,还是想方设法,弄一桌饭菜,招待小叔子的朋友。有一年春天,刘邦又带人来了,春荒季节菜蔬难寻,嫂子无奈,只好把家里唯一的一只独种老母鸡杀了。俗话说,春鸡大似牛,见嫂子杀了独种老母鸡,刘邦当时感动得就掉下了眼泪。
刘邦当了皇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但不知何因,对其大哥的儿子刘信却迟迟未封。刘邦的嫂子是个急性子人,见别人的儿子都封王封侯了,自己的儿子还一直未封,心里很不平衡。有年秋天,她听说刘邦到合肥县一带视察,便特地赶到合肥西乡,选了一只好的老母鸡,亲自炖了一罐老母鸡汤送给刘邦品尝,刘邦喝着这鸡汤,连声赞叹:“好汤!好汤!从肥东到肥西,好吃还是老母鸡。”
这时候,他想起了大嫂当年杀独种老母鸡招待他的恩情,也明白了嫂嫂送鸡汤的用意,便当场封大嫂的儿子刘信为羹颉候,言下之意,这道鸡汤是少不了的。刘邦对大嫂说:“肥西老母鸡汤这么好喝,就把这老母鸡产地封给刘信吧!”于是,合肥西乡这一带,就成了羹颉候刘信的封地。
从此,每到春节之前,羹颉候刘信就按照母亲的吩咐,送一马车肥西老母鸡到京城皇宫,成了当时最有名的菜肴,此后,一直延续了下来,到了本朝这道经典菜肴,除了皇帝能吃,老百姓也能吃上一口,事实上这道菜已经渗透到凤阳人生活的各各方面。招待宾客,家人团聚,鸡类菜品必不可少,尤其以肥西老母鸡汤为主。女人在坐月子期间,父母会送上“爱鸡”,给女儿补身体。生病体虚者,也经常喝鸡汤进补。鸡和鸡蛋常用于亲戚朋友间送礼;尤其是家中有喜事的情况下,当地人会将鸡蛋涂成红色,赠与亲朋好友,寓意生活美满红红火火。郭爱从小生活在凤阳,吃得最多的就算是这道“肥西老母鸡汤”了,早已将其中奥妙,摸索得一清二楚,入了宫,他听说皇帝忧心国事,很少能吃得下东西,便动了这个心思。
第二便是“凤阳酿豆腐”。这道菜肴可与本朝太祖有关。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年幼家贫,于十七岁在钟离县(后改凤阳)玉皇寺(后改皇觉寺)落发为僧,因为清规严律,加上连年灾荒,被方丈疏散出寺,云游化缘过着近乎乞讨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钟离西南二十里处一位姓黄的厨师门口化缘,这位黄厨师见此少年游方僧衣衫褴褛,骨瘦如柴,顿起恻隐之心,随将刚出锅一块“酿豆腐”施舍给了他。朱元璋饥寒交迫之中。得此美味果腹,遂终生难忘。后来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当了皇帝,常常想到赠食的“酿豆腐”,令御厨如法烹制,可是都不会做,于是就降旨差员特诏黄厨师进京,并封为“御膳师”专门做“酿豆腐”奉献,以后宫中每逢琼林宴,“酿豆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但宫中的花样太多,根本吃不出当年太祖皇帝吃的那个味儿,唯独凤阳还保留了这份菜肴的独特味道,但凡来凤阳的没有不吃上一道郭爱也让人做了。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