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峥来大明也有些日子,知道御赐金牌差不多就是免死金牌、丹书铁卷这类物品。一般只有开国功臣或皇室近亲、全权钦差大臣才有。这玩意威力可不小,一旦拿出来既拉风,又显示身份,让杨大人好不羡慕,道:“这玩意可比我那个不求人好多了?”
杨士奇苦笑了声,这御赐金牌看着的确不错,一旦拿出御赐金牌。那你几乎毫无办法。除非你控告开国功臣或皇室近亲、全权钦差大臣谋反。因为丹书铁卷唯一的软肋就只有谋反。但是,对方既然用丹书铁卷必然是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既然出示丹书铁卷,肯定会惊动皇帝最起码要惊动高级官吏。这时候丹书铁卷对于对方而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丹书铁卷可以保护对方。另一方面丹书铁卷必然引起皇帝的警觉。要么皇帝对对方特别信任。那么,你必死无疑因为丹书铁卷如朕亲临。或者皇帝产生疑心。因为皇帝往往希望唯我独尊。而拥有丹书铁卷的开国功臣或皇室近亲、全权钦差大臣往往不得善终。比如:神龙政变的功臣都有丹书铁卷可最后都被唐中宗给除掉了。所以丹书铁卷未必是什么好东西。搞不好就因为你有丹书铁卷皇帝才非除掉你不可,所以拥有金牌的都以为自己犯了多大的错都不会有事,事实上大多数拿到了丹书铁卷的,最后都没有好下场,本朝李善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你也不要羡慕,你的不求人比这个更贵重,只是不方便用罢了?”杨士奇看着杨峥泛光的双眼道。
杨峥道:“这个当然,不求人整个皇宫大内,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可惜不好用啊?”
杨士奇听得有趣,哈哈大笑不止,两人一前一后进了皇宫,一路上按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让人应接不暇,若是往日杨峥必定会好好欣赏一番,可今日实在没这个心思,而且杨士奇一味的催促,他也来不及四处张望。
到了金銮殿门前,汉白玉石的台阶上立即走下来一个太监,杨峥放眼看去,竟是多日不见的王振,看见两人来,王振忙躬身行礼,道:“两位大人你们总算来了,皇上都催了好几次?”
杨峥道:“有什么好催的,难不成还能打死人,再说了大明的人可不少,打死个把人也不打紧,空出的官位还怕没人来做,这天下有的是做官的人?”
王振汗了一把,心道:“这个杨大人今日是不是吃错药了,这等话儿也敢说出口来,若是落入了那些老学究的耳朵里,还不拼命的上奏章?不过这话儿咱家十分喜欢?”
“杨大人说笑了?”王振弓着身子笑着道。
杨士奇道:“里面情况怎么样了?”
王振道:“咱家出来的时候,胡大人与杨荣大人真在争论呢,杨荣大人不知是说不过,还是性子急躁,差点没打了胡大人?”
“往日,这么火爆?”杨峥吃了一惊,他的印象里,胡滢与杨荣都是大明士大夫的代表,平日里彬彬有礼,一副老好人,不曾想一碰上了还真动手,有这脾气还怕什么鞑子。
杨士奇道:“皇上可有什么吩咐?”
王振道:“皇上让咱家在这里候着,说是两位杨大人来了,直接进去便好?”
杨士奇与杨峥谢过了王振,便急急忙忙赶了过去,上了月台,便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甚是壮观,杨峥记得杨士奇与他说过,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不及细看,就走了过去。
刚入了门就听得里面一阵争吵,一个声音大声说道:“瓦刺太师夫子亲自从蒙古赶来,会见我大明皇帝,并亲手带来了牲畜千余头,皮毛几千张足见其纳贡称臣的决心,杨大人却以小人之心相待,我大明是礼仪之邦,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在胡某看来,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