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然了,这些都是地方御史的厉害,京城的御史其职责一样不少,但京城就那么大的地方,这些官儿也天天见面,能进入京城的,也多是有些本事的人物,想要弹劾,抓把柄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相对于地方而言,他们的作用更是一种威慑,但世事无绝对,如除了在京主持院务的左、右都御史、副都御使、佥都御史,都察院还有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地方派出系统,即巡抚系统。举凡地fang政务、军务、财务,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特殊事务如盐政、茶政、马政等等,均由这个系统掌管。巡抚的名称,产生于懿文太子巡抚陕西。永乐十九年,成祖派遣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此后不论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事情完毕复命,即或停止派遣。起初称巡抚,或称镇守,后因为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相隶属,公文往来多有妨碍,定为都御史。
虽然在事实上巡抚已经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地方化、制度化),但在编制上仍属督察院都御史们的”外差”。在外加都察院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衔的官员,有总督、提督、巡抚、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以及经略、总理、赞理、巡视、抚治等,乃至监管兵部尚书或侍郎(巡抚兼军务的官员加提督,有总理地方军务加赞理或参赞,所管辖多、责任重大的官员加总督。其他如整饬、抚治、巡治、总理等项,都因特别情况设立。以尚书、侍郎任总督军务的官员,都兼都御史,以便行事。)以都察院都御使、副都御使身份督抚地方(明似无以都察院右职专为督抚兼衔之制),即是为了使官名整齐划一,也是为了强调督抚和都察院在编制上的隶属关系。无论加官有多大,仍比都察院的掌院差一个等级。(此外,也有因官员流品问题,科道言官为清流,其流品高于一般地方官,给外派大员加都察院御史衔亦有显示尊荣之)。顾佐这个请求虽让人感到惊讶,但就其职责而论,并无不妥之处?
事实上,众官儿也都去过地方,担任一方父母官,∑▽∑▽∑▽∑▽,在灾情严重的时候,不少地方官员,胆大妄为,趁机发国难财的不少,利用赈灾物资急于发放,帐目无法记载详细清楚的机会,大贪特贪,让朝廷损失惨重不,灾情也难以控制,可恨之极。
所以每次朝廷有大的灾情,都察院的职责就尤为显得重要,大臣奸邪、人结党、作威福乱政的,便弹劾他。所有百官卑劣贪鄙败坏官纪的,便弹劾他。所有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的,便弹劾他。遇上朝觐、考察,同吏部主管确认贤能与否、官员升降。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会审,与刑部、大理寺公平判决,光听这一切就足以让人担惊受怕了,所以但凡朝廷有大的灾情,皇帝都会派遣御史巡视地方,给天下官儿一个警告。
此时,顾佐提起这事儿,不少人纷纷头。
杨荣这时上前道:“禀皇上,微臣觉得顾大人所言极是,江南乃繁华之地,朝廷耗费五年恢复,竟抵不过一场雪灾,其中是否有隐情,还是事实真相如此,朝廷不得而知,都察院既有专属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的职责,派遣御史往受灾地区去,看个究竟,也不无不可?”
杨荣话音未落,杨溥忙接过话儿道:“微臣也赞同顾大人所言,灾情如何不得而知,江南穷尽朝廷五年之力,却应付不了一场雪灾,这的确让人怀疑,若不让人看个明白,我等也难以给江南百姓一个交代,况且灾情一起,少不了一些胆大妄为之徒从中做手脚,行那克扣之事,派遣御史前往,一来对百姓负责,二来也是对朝廷负责,所以微臣认为,御史派遣确实有必要?“
朱瞻基了头道:“不怕告诉诸位大人,江南之事,朕也怀疑,纵然没有顾大人之请,朕也有这个打算,只是这人选上,朕觉得顾大人此去只怕不妥?“
此话一除,顾佐面上一红,忽的走上前,双手举上头,将那一乌纱帽摘了下来,抱在怀里,望着宣宗朗声道:“微臣此番建言,并非为了名声,更不是为了青史留名,微臣只是觉得这江南之地自古便是富庶之地,列巷通衢,华区锦肆。坊市棋列,桥梁栉比。”“四方商人辐辏其地,而蜀舻越舵,昼夜上下于门。“这样一个繁华之地,硬是经受不起这样一场雪灾,若不是当官太过无能,又何至如此呢,微臣就是想趁着机会,去一看个究竟,再者杀一杀那里风气,让还我大明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江南之地。”这几句话儿锵锵有力,落在人耳仍有回音。
此话儿一出,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莫不是心头佩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尺度。**多了、大了,就要生贪心;**过多过大,必然欲壑难填。贪求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se欲、权势欲等等迷住心窍,攫求无已,终至纵欲成灾。但一个人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不违背天理,而且始终如一,不轻易改变,这样的人,就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倚天剑,无坚不摧,无人不敬?试想天下读书人不少,能做做官不为名,不为利,甚至连乌纱帽都在所不惜,这样的人,天下能有几个呢?
朱瞻基赞赏地了头道:“天下谁不知你顾佐操履清白,性严毅。每旦趋朝,外庐,立双藤户外。百僚过者,皆折旋避之。入内直庐,独处夹室,非议政不与诸司群坐。人称为“顾独坐”云。然持法深,论者以为病;国家盛时,士大夫多以廉节自重,岂刻意励行,好为矫饰名誉哉。亦其澹嗜欲,耻营竞,介特之性然也。永、仁之际,惩吏道贪墨,登进公廉刚正之士。宗载佐铨衡,顾佐掌邦宪,风纪为之一清,乃我朝第一等的清官,朕岂会怀疑你的用心呢?这乌纱帽啊,你还是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