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3章:此间有舜日尧天(2 / 2)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1546 字 2022-10-04

杨士奇斜眼瞥了一眼,脸上玩笑的神色立即收敛了几分,好一会儿才笑道:“还真是让我看东西啊?”

杨峥道:“我是那个很喜欢开玩笑的人?”

杨士奇嘿嘿一笑,道:“是不是你还不清楚么?”

杨峥汗了一把,心道:“这不是打我的脸么?”

杨士奇迅速打开,只见奏折的左侧写着《开海禁疏》,心头砰然一动,飞快的看了一眼杨峥,便低头看了下去:“臣家居濒海,知海滨之情形颇悉,请为我皇上陈之。

夫山东海岸,迤北由利津以达天津等处,业在皇上洞鉴中者,无庸赘陈。其迤南则由胶州、诸诚、日照,以至前岁所复海州之云台山,仅半日程。由海州海边至淮安之庙湾镇,亦一日夜可到;庙湾迤南则山阳、高邮一带之里河,直通江淮而不用海舟矣!是庙湾镇、云台山皆为海边内地,而南北贸易之咽喉也。况云台山现今收入界内,居民复业已久,其自山东海岸以达海州庙湾者,之为海边内地也明甚。南北丰歉不常。未禁海口以前,所恃以运转兴贩,南北互济者,米豆非船不能运载,船非至庙湾上直隶、盛京、山东,海禁应开之旨,尤洞悉其腹里、海边之情形矣!但会议不通河口。台臣孙必振疏内所云“南通淮扬,北达天津”等语,已略言其概。而我皇复奏之疏,将淮扬地方系山东贸易必由之路,未经声明。恐山东地方官怀越俎之嫌,执刻舟之见,即有船只,自不敢令贸易逾东省地方一步,是欲其出而闭之门也,如民生何?即臣具疏请明,或部复不便悬拟,乃行江南查议,计非迟之数月不可。不惟辜小民望救之心,而复议而四,不重滋批之烦乎?

臣以为淮安迤南通大洋者,仍应禁也。而庙湾、云台一带为山东门户者,应通行也!数百石大艘可通大洋者,仍应禁也。而一二百石之小艇沿边行走者,应通行也!况庙湾设有汛游击一员,海防同知一员,海州云台山亦设有游击、守备数员,足供稽查而资备御,无庸另议防守增添兵弁也!至货物之纳税于经管,船只之挂号于本地,皆有旧例可遵。特恐事属新复,贪黩官役。或借稽察以行私,强横弁兵,或假巡拦而生事。甚之势要光棍,霸行渔利,种种厉民,皆不可定。尤祈严勒督抚提镇等官,加意禁止。如有前项害民事迹,许小民指名控告,督抚即严行参问,或科道防实指参,依律重行治罪。务小民得安生理,以享乐利,所关非渺小也!缘系详陈海边贸易事理,字多逾格,统希睿鉴。勒部一并议复施行……?“

这份奏折是杨峥前两日,让徐朗所些,徐朗长于文采,对大明禁止海的指令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这份奏折写来,可谓是畅快淋漓,文采飞扬,难得是奏折还十分的讲究策略,先是给皇帝戴上一顶高帽――“仰见我皇上为民谋生之至意,诚恐查议稽迟,难苏民困也……不几徒虚特旨,而仰负隆恩乎?”然后,开海禁的区域、船只作了区分,并充分考虑了“海防”之重,并“细”至“字多逾格”,可谓是做到了谨慎又谨慎,这么做当然是为了不想给明日的言官、御史留下话柄了。

杨士奇默默看完了奏折,并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茶汤,道:“你想请皇上开海禁,为何还要下西洋呢?西洋之行在士林之中口碑如何,你不是不知道吧?”

杨峥道:“这个小弟自然知道?“

“那你为何……?“杨士奇好奇的看了他一眼道。

杨峥忽然盯着杨士奇道:“杨大哥,请恕小弟说句大不敬的话儿,我永乐年的西洋之行,当真如士林中所言的如此祸国殃民么?“

杨士奇微微一愣,竟不知如何作答,事实上身为三朝老臣,对于永乐年的西洋的壮举,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朱元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从登基之初就裁撤了自唐朝起开始设立的泉州、明州、广州三处市舶司。大明律更规定:凡擅自造船且与外国人交易的,一律处斩,家人流放戍边。“严打”之下,自唐宋起日趋繁荣的中国东南海外贸易,几乎禁绝三十年。

“海禁”得以松动,是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儿手中夺取了江山后,疑心自己的侄儿流亡海外,便有了去海外寻常的念头,登基后第二年开始的。永乐元年,朱棣在明州、泉州、广州三地重开市舶司,尤其是广州市舶司,不久之后由宦官监管。朱棣有此举,一面是为即将开始的“郑和下西洋”做准备,另一面也是为加强对官方“朝贡贸易”的管理。

事实上郑和下西洋最大的弊端在于,朝贡贸易,这种官方贸易,基本是“花钱买面子”,往往都是花买人参的钱换外国人的萝卜,以体现大明朝的“富庶”。海禁的两个缝隙,也在此时产生——私货与互市。所谓“私货”,就是外国来朝贡的使团,除了携带进行朝贡贸易的货物外,往往还夹带许多私人货物,用以进行私下贸易。而贸易的方式,就是在市舶司的监管下,与当地商人进行“互市”。这种情况在永乐元年就曾发生,渤泥国使者在南京与当地商民“互市”,市舶司请示朱棣是否征税,朱棣大方地表示免税。这以后很长时间,对“互市”少征税甚至不征税,就成了惯例。如此一来,大批外国使团“朝贡”时,都争相夹带私货,私下的“互市”比官方的朝贡贸易还要热闹。历经朱元璋时代打压的中国海商,就这样缓慢地复苏起来,大明的海上贸易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这种景象与朝廷颇有些好处,可与民间,与各大商家,却没什么好处可捞,眼看着一块大好的肥肉吃不得,其中的苦楚可想而知了,朱棣在的时候,迫于他的威势,以及手段,文官集团也只好集体选择眼不见为净,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可朱棣一死,加上明朝承平日久,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速,打破明王朝官方垄断的商业走私活动日益猖獗。明王朝曾多番打击走私,严禁沿海边民私下与海外商人贸易。但新海商势力还是发展起来,比如在福建,就出现了专门交易走私货物的“乡集”,形成了一套地下网络,让朝廷头疼不已,加上朱棣死后,国力渐渐不支,这盆子脏水自然而然的就泼到了下西洋的举动上。

文官嘴皮子利索,加上天下读书人众多,再者西洋也的确没给天下人带来什么好处,如此一来,人人都言西洋之行的坏处,久而久之,西洋之行就成了读书人嘴里的祸国殃民之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