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再说下去,话题只会纠缠在赋税上,什么大事也谈不了,杨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了一眼众人,轻描淡写的问了声:“徐军师怎么看这些百姓前来?“
这就是杨峥的本事,无形之中,将话题拉了回来,让人不知不就觉的被拉了回来,既不显得唐突,也不显得急促,颇有几分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这个我已经将任务给高大人了,来投靠的百姓,咱们该检查的都检查,除了盘查有无违禁物品外,还要做出适当的询问,若无大问题,便放他们进来,对于买不起的粮食的百姓,咱们也都发放一定的粮食,当然了在土地上,可能没那么多的好地,许多是新开垦的,但能保证他们人人都有地分?”徐朗轻声道。
杨峥点了点头道:“我相信,我们这么做会有更多的百姓前来,只怕一座交州城容不下这么多的百姓了?“
“可不是么?“张翼大声道:”如今大人的囚徒困境的效果也差不多了,依末将看,还是趁你病要你命的好,早一日解决了黎家父子,大人也好早一日实行一国两制,好早一日让安南安定下来,朝廷也好早一日放下心来,这样朝廷就有能力下西洋,对付蒙古人了?“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对于这个提议,杨峥倒也不是不想痛打落水狗,战争本就是残酷的,容不得有怜悯之心,之所以没动手,说到底还是看到了对方的人心并没有涣散,若贸然出兵,难免引起他们同仇敌忾的心思,这样必是铁了心与大明周旋了,对大明的好不容易争取的有利局面,反而不利,再者,他的目的并不想通过战事给彼此带来更多的新仇旧恨,与自己日后实施一国两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更多的倾心于不战而屈人之兵,沉吟了片刻,道:“敌人人心未散,此时出兵,只怕对我不利,再者我等此战的目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不是为了战功,而多杀戮,造成彼此不可化解的仇恨,依我看,咱们接下去要做的还是震慑为主,以劝降为辅,倘若黎家父子当真冥顽不灵,咱们再出兵也不迟?“
王通一直想着将功折罪,没了战功,怕难以洗脱自己的罪行,闻言便道:“话虽不错,可黎利此人狡猾多变,我可听说了,他已经在义安城屯田了,用不了多久,等他们粮草充足,熬过了今年,明年必会卷土重来,大蛇不死,反被蛇咬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张本道:“是啊,大人咱们可不能学东郭先生,要做也是做那个农夫,打蛇打七寸上?这才好?”
杨峥目光一闪道:“打蛇打七寸说得好,我问你们,黎利如今所持是什么?”
'王通道:“手中四万精兵?”
杨峥点了点头道:“说的不错,可光有兵,若没粮草该如何?“
众人一愣,徐朗道:“胜敌在于物,无物利何图?欲使士卒勇,激怒不可元,欲夺敌财物,重赏励士卒,该是利最重要,所谓兵以利聚,无利则散……?“
杨峥点头道:“说得好,”利”是一切斗争的核心,并且以此作为行动的导向,一切行动依照核心目标行进。孙武关于用兵作战一直都是以功利的心态去理解和谋略的,突出了功利大小对从事军事的制约作用,认为战争发动与中止都以”功利”为出发点。而兵诈也是为了”利”,具体操作方法是做到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乘机而动,经过全面的思考后实施战略和计谋,做到避害就利,把握战场上才先机。在我家乡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就是说一切外交政策和策略,包括宗旨,通过各种手段去达成都,最终都是以利益为处罚点和归宿……?”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有些不明所以。
徐朗目光闪烁,想了想道:“大人想怎么做?“
杨峥目光灼热,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道:“很简单,我们把他们的粮,他们的屯田控制起来,对他们实行封锁,你觉得他们的四万精锐,还是精锐么?”
徐朗道:“大人的意思,是截断义安城内所有的物资?”
杨峥点头道:“如今囚徒困境已成,只要我们对他们实行经济封锁,他们能不能支撑到明年还两说,这岂不是比打仗更有意思?”
张本、黄福、徐朗等人是文人,骨子里对战事并没什么好感,自是一脸的愿意,唯独王通、张翼则是满脸的不愿意,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这才是战事,不然哪来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啊!再说了军人不打仗,怎么建功立业?“两人虽说心里不乐意,但毕竟是个顾全大局的人,从刚才的分析上看,未必就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再退一步说,就算什么经济封锁不成功,再打一战也不是不无不可,所以两人嘟哝了两句,也就没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