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案情(1 / 2)

大唐不良人 庚新 1607 字 2022-10-04

“我们听萧尚书提到过,不过马鞍和马蹬古已有之,苏帅做的这些改良,有何意义?”

李辩皱眉道。

不光是他,在场许多人,都对苏大为做的那些小改良,不以为然。

“你们啊……”

苏大为看了一眼萧嗣业。

看到这位老尚书站在一旁,抚着长须乐呵。

不由暗自摇头。

果然,大多数军二代,还是离开一线战场太远了。

或者说,太多基层和基础的事,不用他们去动脑筋。

比如后勤辎重,比如军中器械装备。

所以他们对这些关系战场生死的工具,并没有很直观的感受。

只知道去用现成的工具,但却不知道,每一件装备的改良,带来的都是技术升级,甚至是战法的变革。

“你们都忽视了武器装备的重要。”

苏大为斟酌道:“不同的战场环境,决定了我们使用的战法和武器;反过来看,新的战术和武器装备,又可以反过来改变战争规则。”

李辩等人听得云里雾里的,一时不明所以。

高崇文在一旁喊道:“愿闻其详。”

“你们都听说过突厥人又被称为‘锻奴’,原本是柔然人的奴隶,替柔然人冶炼铁器,难道不知突厥人因何强大起来?

除了柔然自身的衰弱,最重要便是突厥人高明的治铁技艺,提高了军中的着甲率。

在突厥正兵中,以铁甲重骑称雄。

对上那些不着甲的草原部落,完全是一面倒的碾压。

突厥人的着甲率有多高,用不着我多说吧?”

苏大为环视一眼众人,见众人若有所思,接着道:“在突厥人以前,草原部落多用弯刀,西域各国流行的兵器,也以弯刀为主,为何?

因为弯刀轻便,方便携带,日常用来宰羊割肉,再方便不过。

草原上大部份牧民都无铁甲,用弯刀足矣。

但是突厥人崛起后,因为治铁发达,军中大量装备铁甲和铁器。

原本的弯刀很难破甲。

所以我大唐承汉制环首,继以横刀破敌。

横刀比弯刀长,比弯刀重,对着甲的敌人,也、有一定的破甲能力。

刀头呈锲形,有斧凿之利。”

唐横刀以包钢法制成,以覆土烧刃,兼有韧性与锋利。

而且比草原的弯刀要长,要重。

兼有突刺和劈砍的功能,对普通的衣甲,有一定的破防能力。

后世倭刀盛行,都说倭刀符合力学,制作精良,在世界上都大大有名。

却没想到,一件武器的诞生,必有适用的战场环境。

大唐难道炼制弯刀很难吗?

主要是大唐的敌人,是着甲率极高的突厥人。

弯刀对付没甲胄的人还行,一但对付全身铁甲,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骑,真的就是想屁吃。

对付重甲,横刀都只能算是备选。

最好的还是马槊,是锏、锤等重武器。

之所以不用斧、大刀之类的重武器,除了在战马上挥舞不灵便,容易把自己甩下马外。

更重要的是,圆柄武器很难找准刀茎。

一刀或一斧下去,若不能保证刃口与目标垂直,那个效果远不如横刀或马槊。

不管不顾,抡起来就是干。

至于适合找准刀茎的椭圆或方型柄的武器,那个握持手感和反震力,实在太过反人类。

李谨行在一旁若有所思的道:“弯刀可以对付普通人,但对付不了铁甲,横刀有一定的破甲能力,所以我大唐以横刀为主。”

“苏帅,你还是没说明,你改良的马蹬和马鞍在金山那一战时,对狼骑起到何种作用?”

“那是大幅度提升胡人仆从战力的作用。”

苏大为耐心解释道:“在汉以前,骑兵都没有马蹬,人骑在马上,需要以腰腿之力稳住身形,在战马奔跑时,极难保持重心稳定。

所以秦末时的骑兵,以轻骑为主,少有重甲。

而轻骑,多配以弩。

因为在颠簸的马上,无法稳住重心,想要射中目标太过困难。

但是三国魏晋后,马蹬和马鞍大量普及,这就给骑兵作战,提供了更多可能。

使骑射得以实现,令重甲骑,也成为可能。

但这还不是骑兵最终的形态。”

苏大为最后一句,令所有人精神一下子高度集中。

不光令李辩、李谨行、高崇文他们关注。

就连站在一旁本来抱有吃瓜看戏心态的萧嗣业,都投来惊异的目光。

骑兵最终形态,好大的口气。

“以苏帅所见,骑兵最终形态,应该是怎样的?”

高崇文在一旁,用一种忍不住透着一丝讥诮的语气问。

在他看来,苏大为在萧嗣业面前抛出这种话,颇有些自大。

难不成,他觉得自己的眼界,比萧尚书这种百战老将还厉害?

苏大为微微一笑:“这就是我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我大唐的‘玄甲精骑’厉害,但骑在战马上,能稳住身形,进退自如者,毕竟还是少数。

我所改良的马蹬和马鞍,便可令大多数人,做到在马背上如履平地。

过去骑兵冲锋,之所以用马槊和铁枪这种以刺为主的武器,就是因为在马上难以腾挪。

敌我双方交手只有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