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近十分钟汇报完了提案的内容。在我汇报的过程中大脑一片空灵,曾经在脑子里面演示过多次的内容和细节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是搞过教学的人,深知在发言的过程中控制语速和通过语气轻重强调其中重点的重要性,而且我也自信自己的普通话应该是非常的标准。
“各位领导,我的汇报结束了,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这是我的结束语。
本来在我的设计里面,这最后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各位领导,如果我们的这个方案能够得到各位领导的支持与通过的话,这将对我们江南省未来的招生工作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将对我们江南省的学子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福音……
但是在此时我却临时删除了这段发言,因为我忽然意识到这样的内容会引起领导们的反感:难道我们不支持、不通过就破坏了江南省未来招生工作的局面了?就让江南省学子们的福音没有了?是的,这样的发言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会让领导们觉得我有一种威逼的意味。
省长随即去看他两侧的副省长们,“大家谈谈自己的意见吧。对了,何省长,你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何省长说道:“我补充两点。这件事情我在此之前与省教委和省招办的同志进行过多次探讨,总的来讲觉得这个方案还是非常可行的。我认为,如果这个方案得以通过的话,那将对我们江南省未来的招生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让我们江南省每年有更多的学生去到全国的名校深造。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消息来看,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高考的方式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全国将实行各个省自己出题,每个省自己确定录取分数线,这样一来的话就对我们江南省这样的内陆省份的考生造成极不公平的状况,比如,北京市的考生就很可能只需要很低的分数就可以就读北大、清华等北京的名校,上海的考生也可以以很低的分数就读复旦大学。而我们江南省的考生呢?那就需要更高的分数去竞争这样的学校了。所以,这个方案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其二,我们查阅了国家教委和国家招生工作办公室的相关规定后发现,并没有任何限制这个方案实施的条款,也就是说,这个方案并不违反任何的规定。所以,我个人认为是完全可行的。”
我心里想道:幸好我刚才没有说出那句话来。这样的话也只有何省长讲出来才最合适。
这时候另外一位副省长说道:“何省长的意思是说,目前国家没有任何的规定不支持这个方案的实施,也就是说,同时也没有任何的条款支持是吧?”
何省长回答道:“是的。其实说到底我们是准备打目前政策的擦边球。”
另一位副省长说:“我觉得事情倒是一件好事情,不过这擦边球打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啊。”
何省长说道:“刚才冯主任在汇报里面已经提到了这一点,对此省招办在可研报告还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可研报告各位领导的手上都有一份,各位领导仔细看了后就知道了。”
最先发言的那位副省长说道:“可研报告刚才我看了一下,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这份方案说到底就是去行贿,且不说这样的方式是否会产生什么后遗症的问题,比如是否触犯法律等等,现在我最担心的是,万一这笔经费花出去后事情办不成怎么办?”
这时候黄省长说话了,“刚才我听了冯主任的汇报,而且在他汇报的过程中我也粗略地翻看了他们提供的可研报告。我觉得无论从政策层面上来讲还是从可操作的可能性来说都是基本可行的。特别是刚才在听了何省长的补充发言后我更加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这件事情我们必须尽早、尽快去实施。我是当过高校校长的人,深知目前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如果过几年国家真的实行各个省份自己命题高考、自己确定分数线后,那我们的考生就一定会面临一种非常不公平的现状。有的同志可能会讲,这只是一种可能,国家未必会真的制定那样的政策,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这项政策势在必行,因为我已经通过一些关系问过了国家招办的相关负责人了。国家招办为什么要制定那样的政策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继续采取全国统考的话,这样所花费的人力物力非常的大,而且还很容易出现漏题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全国不少地方都发现了试卷被泄露的情况,结果造成不少县市当年的高考作废,同时还处理了不少的相关人员。这都是全国统考带来的必然问题。所以两者取其轻,国家招办出台新的高考政策也就成为了必然。我们省是内陆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的局面,这除了地域因素之外,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人才的匮乏。省招办的这个方案确实具有超前性,如果这个方案得以实施的话,就完全可以弥补未来国家新的招生政策出台后对我们省所造成的不公平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