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不得不求援(2 / 2)

思前想后,库雷金大将纠结得几乎肝肠寸断,这已经不是什么面子问题,涉及到是否能按期完成斯大林同志交代的任务,以及自己身家xìng命的大问题,他咬着牙,向总参谋部提出增加兵力的要求,尤其是空军力量,当然,对于dú lì师在外蒙古地区的航空兵兵力,做了不无渲染的报告。

倒也不是危言耸听,无非是夸大了敌我兵力和武器装备对比的比例,对于援兵的要求,库雷金大将倒是没有狮子大开口,提出来,只要再给自己增加两个军的兵力,外加两个炮兵师,两个坦克旅,就足够了。

对于眼下的尴尬局面和困难处境,库雷金大将有苦难言,出兵前的豪言壮语,不可一世,如今成为了笑谈,他不想让部下看到自己的愁眉苦脸,所以,电文的内容,都没有让军区参谋长济尔年科中将经手,电报发出去之后,就是忐忑不安加焦急的等待,还有对那位红sè沙皇天威不可测的恐惧。

与愁肠百结,五味杂陈的库雷金大将不同,接到刘弘章战况报告的dú lì师师长唐秋离,则是笑得非常开心,非常灿烂。

唐秋离敲着刘弘章的电报,对同样是一脸兴奋的参谋长赵玉和、外蒙古边防军参谋长王俊两人说道:“刘弘章不简单哪,以长途行军之师,在不到十四个小时之内,连打两仗,反击和防守,都同样出sè,苏军连吃两次败仗,接下来的两天多时间,刘弘章的rì子会好过得多,如果不是战役的需要,刘弘章自己,就能把那个库雷金大将,磨得一点儿脾气都没有。”

“看来,师指应该放弃对sè楞格河前线指挥部的干预,让刘弘章放开手脚去打,比我们远隔几百公里指挥,要好的多,也不会出现判断失误、瞎指挥的笑话了,两位参谋长的意见如何?”

参谋长赵玉和,却不大同意师长的意见,说道:“将sè楞格河前线的指挥权,完全下放可以,但有一点,从师长的整体战役部署上来看,sè楞格河战场,只不过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三天之后,直属兵团其他各旅和东指部队,将陆续到达指定位置,战役将进入诱敌深入的新阶段,如果将sè楞格河战场单独剥离出来,不利于全局指挥!”

王俊也不大同意,不过,他的话比较含蓄,“师长,我认为赵参谋长的意见,非常正确,sè楞格河战场,不是长久防御的局面,三天之后,就要让开防线,还是由您统一指挥为好!”

唐秋离笑笑,并没有表示意见,而是突然问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两位参谋长,根据你们的判断,屡次进攻受挫的苏军指挥官,为了能够突破我们的阻击,会不会向斯大林求援,增加兵力?或者说,知难而退,就此罢手?”

赵玉和与王俊对视一眼,都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实际上,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从苏军选择出兵外蒙古的时机上来看,是志在必得,但是,几天激战下来,苏军进攻受挫,止步于sè楞格河北岸,不增加兵力,以现在锐气以失,锋芒顿挫的部队,很难达成战役目的,从这方面情况来判断,苏军增兵势在必行。

而知难而退,就此退兵,也是有可能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战场指挥经验丰富的苏军将领们,不会那么傻,由此,两种可能xìng都有,但只有一种是真实的,二者必居其一,而师长的问题,却不能不回答,这应该是一种考究,换句话说,帮着师长决疑。

沉默了一会儿,还是赵玉和打破了沉默,谨慎的回答道:“师长,我和王参谋长的意见是,苏军必然会增兵,理由如下,苏军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再次入侵外蒙古,且损兵折将,一点儿便宜都没占着,就此摆手退兵,不是苏联人的风格,更不是斯大林所希望的结果。”

唐秋离还是笑笑,似乎自言自语的说道:“增兵?从哪个方向来?也好,既然准备了锅,就不怕米多,大不了是一锅夹生饭,咱们的胃口,也能吞下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