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不同的气氛(下)(1 / 2)

相比曾经的工程院院长在香风崖的遭遇,回到寒冰谷的十来个伙计们日子就滋润太多了。

寒冰谷这个门派很别致,他们是少有的家庭式管理,没有固定工资,有收入就大伙分了,门派资源很少,绝大多数都分散在弟子手中。

十年前也就是3025年,玉剑山为了扩散高精度加工技术,特级工程师倪敏行等人和临时培训的丁霞等人回到寒冰谷,开始捣鼓他们的机床体系。

家庭式的管理结构,在寒冰谷机床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大作用。

机床厂的利润只需要上交一半,剩下的都由机床厂人员自己的钱,分了之后需要的时候大家凑一凑,过程中不需要门派里同意。

在这样的管理下,有刘福等想钱想疯了的师弟催促,倪敏行等2993年就在玉剑山打熬的高级人员,真带着大伙逐渐积累起自己的技术体系。

而这次在工程院退场流程中回来的就更厉害了,其中大部分都是交换人员只有十年的学习与技术经验,但是里面有两个是当年没回来的工程师,现在一个是特二级一个是特三级。

“做的不错啊。”看过自家的机床厂,华鑫拍了拍倪敏行的肩膀夸奖。

“哈,都是师弟们努力,我们只是帮帮手。”他谦虚道。

修士接风也不动宴席,就是一点茶、酒,大家围在一起唠嗑。

“华师兄,你这回回来,咱们把机床再升级一个档次吧?”八字眉刘福早忍不住了。

华鑫笑着回答:“我还不知道你们做到哪了呢。”

刘福赶紧拿出一把资料给师兄看,一边帮忙介绍。

寒冰谷本身是大工件加工中心,这些大工件一般用来造常规机床,偶尔会有门派来定制高精度的大工件,实际往外卖的产品就是各种型号的机床。

现在产品分为三个档次,装配后加工精度在10到30微米的常规型号、2到5微米精度的高品质版以及能够进行镜面加工的顶配版。

“我们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技术,机床厂的精度比十年前提升了很多,现在我们加工一千毫米直径的工件,精度能达到三微米,而且已经不需要从玉剑山购买零配件。”倪敏行也在旁边帮着补充。

“做的很好,是不是碰到瓶颈,精度上不去?”华鑫问。

倪敏行点头:“是啊,再提高精度,零件加工周期太长了,需要反复的调整刀具、工件。”

华鑫点头表示听到了,看向一起回来的师弟谷近山:“谷师弟给他们说说吧。”

谷近山也不客气,指着图纸的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这是系统里有未计算的影响因素,要突破瓶颈就要升级电子系统,传动系统上的传感器也需要有更高的精度指示能力。我们缺乏芯片设计能力,要继续提高精度是绕不开玉剑山的,如果你们愿意等,空中大学会逐渐替换掉初代芯片系统改为全电芯片,到时候可以找他们设计和生产芯片,费用会低很多。”

“我们能不能派人去空中大学学习芯片知识,回来自己做?”女弟子丁霞突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