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除去武官和勋贵而言的。
武官,都是正值壮年之时立下的功劳,只不过,现如今,是生平盛世,武官的升迁,也就慢了许多。
至于勋贵,就更不在此列了,大多数都是继承了父辈的荣耀,不过,却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只享荣华不掌权。
“闫卿这份气势,却仍不输于年纪之人啊。”
弘治坐在龙椅上,哈哈大笑了起来。
立时,满朝文武也都陪着笑了起来,其实,谁都没想到,皇帝会记得一个户部左侍郎的名字。
也不是户部左侍郎的品级太低,而是户部,一般而言,都是只提户部尚书的,下面两个左右侍郎,往往都是被疏忽的。
而其他各部,也有此情况。
这并不是论官职品级高低,而是论其哪个职位京城能够出现在皇帝的眼里。
就如同顺天府尹也是正三品的官员,可却比之闫茂更让皇帝熟悉,不为其他,就因为其管着京城治安等,无论京城内出了大小事宜,皇帝想到的,都是让顺天府尹回话。
笑过之后,弘治微微抬手,示意闫茂起身,道:“此次爱卿前去河南,不比上次,除赈灾外,还要负责灾后民生,务必不得使流民成群…………。”
弘治这是怕闫茂没有完全理解透他的意思,或者是下去以后,只重视赈灾,至于其他,不予重视。
本来,这些,根本不必再朝堂上亲自交代的,完全可以退朝之后再与交代,或者,是传圣旨的时候,让小太监带句话就是了。
可弘治却在这个时候说了出来。
这却是有些违背了常理的,因为,往常任命钦差官员或者其他,若是有什么交代,皇帝必然是不会在朝堂之上就说出来的。
今天这种情况,尚属第一次。
事出反常,满朝大臣的脑袋就没一个闲着,全都转了起来,甚至,已经有老道的大臣,猜测出了皇帝此举的意思。
今日,在朝堂之上把话说出来,岂不是告诉朝臣甚至是告诉天下人,皇帝,是重视河南灾情的,更重视河南百姓的。
当然,这只是其一,第二,对闫茂来说,却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有了今日朝堂上皇帝的这一番亲自叮嘱。
只要是河南境内,关于赈灾的事情,无论是银两的调拨或者是其他一些琐事,怕是没有哪个官员敢推诿了。
百官也都不是傻子,刚刚,内阁首辅和皇帝,两人一唱一和的,让闫茂这个户部左侍郎前去河南赈灾。
这分明是对户部尚书不满了,同时,怕也是一个暗示,只要闫茂在河南有了功劳,回京之后,怕是就要进行户部尚书的廷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