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逢事 第四十一章 向北去(1 / 2)

李娇儿和薛镇顺着声音看去,见四个侍卫簇拥着一名身材高壮魁梧、剑眉星目、通身英武之气的男子,向这边走来。

他穿着红色绣团龙图案的常服,未戴冠,而是以玉簪压发,瞧着不伦不类的。

他二人看清来人,并云团一起,急忙齐齐礼道:

“臣/臣妇/奴见过王爷。”

四皇子,淮王萧宁宸,涂贵妃所出。

当今建隆帝育有四子二女,活到成年的为三子二女,其中皇帝最喜欢的便是眼前的淮王了,尤其近年陛下对太子越发不满,而朝臣们揣摩陛下心思,都认定他想废除太子,立淮王为继任者。

朝堂因此而不稳,乱局初现。

李娇儿与淮王不熟,只知道他是今年二月满二十岁,三月初九正式行了冠礼,正式封王。

当时她还与郡主婆婆同去观礼、拜贺的,但因为薛镇与太子那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她们与淮王府自然是远的,从不联系。

他今儿怎么来这里了呢?李娇儿不明所以,便偷眼去看薛镇。

薛镇背微弓,但腰却是挺直的,恭敬又不卑不亢,神色仿佛也在迷惑淮王为何会来。

但他心中却知道,淮王已被任命至兵部领事历练,他今日来此,当是得了皇命,为明天大军开拔送行的。

萧宁宸很受用身着甲胄的薛镇的恭敬,他年纪轻轻,却学着老大人的模样负手而立,目光在他夫妻二人之间转了转,朗声笑说:

“咱们都是亲戚,又何必多礼?仲敬夫妻二人竟这等恩爱,我记得你们如今成婚已有三年了吧?”

“是。”薛镇回道。

李娇儿垂着头不说话。

萧宁宸从头到脚地李娇儿,语气老气横秋,神态却不算尊重:“成婚三年又这等恩爱,怎么还未添丁呢?陛下和贵妃,可都惦记着呢。”

低着头的李娇儿,顿时脸红得发烫,心中起了怒火却不敢抬头去看。

堂堂皇子怎能如此无礼?!就算薛镇辈分小,是淮王的表侄,可他一年轻男子,这样打量自己,当众议论他们的夫妻事,着实是无形无状,恶心至极。

即便搁到普通人家,男子长辈这般和侄媳妇说话,都是老不羞!

偏眼前人是个王爷,还是当今陛下最宠的皇子,她骂不得、打不得,只能闷气。

李娇儿越想越气,几乎要哭,只能低头揪着手帕,不言语,在心中腹诽:

老皇帝老糊涂了,竟然看好这样的皇子,啐!

云团在一旁也听傻了,她胆子又大,偷偷抬眼观察,没瞧见淮王的表情,倒是留意到跟着淮王的侍卫,眼睛竟然也在李娇儿身上打转,顿更不高兴起来。

薛镇在萧宁宸问出那等无礼话的时候,看了他一眼,脸上看不出来半分生气,而是对李娇儿温和道:

“夫人先回去吧,待事定后,我会让长奉回家告诉。”

不知是不是那日将话说开的缘故,今天他们面对面说了那么久的话,自己竟只有一些胃酸胀痛,而没有犯病。

李娇儿听见薛镇的话,暗中松了一口气,颔首道:“是,那我先回去了。”

说罢,忍气给萧宁宸一礼,回身与云团上了马车,往城内去了。

薛镇看着李娇儿的马车绝尘而去,才对萧宁宸道:“殿下此来,所为何事?”

“自然是来看看大军开拔之事,准备得如何了?可还有不妥之处?”萧宁宸刚才也一直盯着李娇儿远去的车驾,听见他问,这才收回目光,答道。

薛镇神色不变,拱手道:“殿下且自便吧,末将有事入朝,失陪。”

说罢,竟将萧宁宸晾在身后,自己则抬脚就往军营里去,要卸甲更衣,。

萧宁宸被他晃了一下,脸色闪过一丝阴郁,但还是追了上去,同他并肩而行,笑问:“仲敬这时候入朝,是有什么大事?”

薛镇猛地收住了脚步。

萧宁宸又被他晃了一下,收回脚步,回头看他。

“怎么了?”

薛镇平静地看着他,问道:“殿下是奉皇命来打听我军中机密要务的?”

萧宁宸被他噎了一下,面色露出了不快,道:“本王如今领管兵部,这次既然奉旨来与大军送行,自然该事无巨细,多问问。”

薛镇举止谦恭,语气温和,继续问道:“问?那殿下可有军符?”

“……”萧宁宸不想薛镇竟然是这等软钉子的态度,只得强打笑容,“本王只是来奉旨送将军,只有陛下诏书,何来的军符?仲敬这是怎么了?”

薛镇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冷道:

“殿下所言差矣,自来四疆军务皆由大将亲理,直接向陛下禀报,因此殿下既然没有军符,又为何要打探末将行事?为何要打探我北疆军机要?殿下,有些话问多了,倘若有什么闪失,末将怕殿下……”

他说着,目光扫过跟着萧宁宸来的四个侍卫。

“解释不清,让陛下寒心。”

萧宁宸的脸色忽得就被他扣了这样的大帽子下来,脸白一阵黑一阵红一阵的:“本王不过问问,薛将军好大的气性。”

“在其位,谋其政,末将只是对陛下忠心而已。”薛镇淡然道,好像刚才那疾言厉色的不是他似的。

萧宁宸哼了一声,不再说话,大步就往营内去。

父皇真是老糊涂了,他心想,薛镇冒犯圣驾,父皇却还是把他又打发回北疆军中,让他军权在握,凭什么?

他就不信了,大昭难道就薛镇一个人会与陈国打仗不成?

而在他的身后,薛镇无声冷笑。

他虽然生气萧宁宸对他与李娇儿的无礼,但更多的,是觉得此人愚蠢,不堪为太子之敌。

不管陛下如今对太子有多少不满,太子都是入过行伍、守过边疆、立过些微军功的人。

哪怕如今诸事烦乱,他在京中被困了四年之久,在军中仍有一定名望。

大争之世,自然军功为首要,一个没上过战场的皇子,没亲自领过兵的皇子,凭什么服众呢?

他想着,垂下眼眸。

这次陛下将他从北疆召回,又让萧宁宸领兵部,使得他真的曾认为,陛下要让萧宁宸统领北疆军。

可诸事乱后,陛下还是让他继续统领北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