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家伙,刘睿是不可能说出“定当尽力”这些话的,只能说“力所能及”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了。
对于这些,吕仁是完全注意不到的,在他看来,“定当尽力”和“力所能及”是没有区别的,于是说道:“睿将军想必前些日子也听说了,秦国和han国决裂,如今却是han国惹毛了秦国。”
刘睿一愣,之前便会以为秦、韩两国会发生战争,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秦国对于han国十分不满,于是决定给han国一个教训,便派大将蒙骜率十五万大军,号称三十万,全力攻打han国。”吕仁脸上露出一丝惊惧,唏嘘道,“han国如此孱弱,尚且远不及我魏国,这岂不是灭国之灾?”
刘睿震惊地看了一眼这家伙,没想到这家伙脑袋还没那么笨,起码也能看出一些道道来了。
han国多年来一直处于七国之末,并非是han国君主、臣子的问题,与商鞅同时期,秦国、齐国以及han国同时变法,三人都是法家一派的代表人物,为何其他两国都成功了,唯有han国只成功了一半?
说起来,还是和燕国一样,是因为地理环境,燕国苦寒,人口稀少,养士成风,哪怕是最牛比的时候,也是借了其他五国的军队,去齐国耀武扬威了一番。
而han国,虽然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但地处秦、魏、楚三国的夹缝之中,这三个国家都属于喜欢搞事情的大国,战国初期魏国是霸主,一直东征西讨,han国就一直是被欺负的对象。
好不容易等魏国没落了,秦国又强盛了,han国作为秦国东进的第一阻碍,又被一直照顾着,在此期间,楚国一直是一流强国,没事了也喜欢北上搞点事,今天打齐国,明天打魏国,更多的则是欺负欺负han国。
不断受到三个国家的打压,又不同秦楚那般又大的关隘,han国能够强盛起来才怪了。
这也就算了,han国偏偏喜欢学学大国搞点事情,今天跟着魏国打秦国,明天跟着楚国打魏国,后天又跟着秦国打楚国了,典型的墙头草,关键的是,也不会把握时度,每次合纵也要去搅和一番,不趁着机会发展自身。
最为要命的是,长平之战把上党郡十五座城池给了赵国,也不想想自己国家与哪个强国接壤,于是,就悲剧了。
好在长平之战秦国有所顾忌,对han国也没什么措施,han国也是傻得可以,既然帮了赵国,也不趁此机会整整秦国,说不定赵国赢了自己还能瓜分点东西……
于是,han国就更加悲剧了。
“魏王是想,支援han国?”刘睿问道。
“唇亡齿寒,若han国被灭,下一个就是我魏国了。”吕仁复述着上面传下来的王令上写的话,不由得有些得意,觉得现在的自己很高深,像个朝堂上的老学究。
刘睿冷笑一声,当年长平之战,魏国冷眼旁观,若双方僵持不下,赵国处于颓势之时,出以援手,让两国来个两败俱伤,恐怕赵国会感谢魏国,到时候也不至于变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了。
秦赵就如同苏美,苏一倒下,美便无所顾忌了。
要说,六国的处境倒是不如二十一世纪初的各国,根本来不及发展自身,反而更加勾心斗角,给了秦国更多的机会。
现在想着唇亡齿寒,恐怕有些晚了,不过,在这里,只要有自己在,某些既定的事实恐怕是不会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