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艰难的中国(1 / 2)

豫中战场的局势虽然稳住了,但还不能说已经转危为安。豫中大战中日军投入兵力之多,火力之猛,攻势之凌厉,震撼了全中国,兵逼潼关更是让整个西南大后方都为之震骇。陕西万万不容有失,一旦丢了陕西,四川大后方就有受到迂回侧击的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统帅部的严令之下,在陕西境内的军队纷纷往前线调动,在潼关、伏牛山一线布防。

这是一次艰难的大规模调动,外国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中国军队赶赴前线时的场面:

“这是一支赶赴前线的国军部队,看番号是一个师,实际上只有一个旅的兵力。这些士兵面黄肌瘦,也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步履有些踉跄,边走边喘大气,额头上全是虚汗。走着走着就有人昏倒在路边,更有人三三两两的掉队,走在前面的也不作理会,只是麻木的迈着步子。脸上、衣服上的泥垢和血污凝了厚厚一层,没有人想过要洗掉,军装也不知道穿了多少年,有不少依稀可以看到弹孔————显然是从阵亡的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脏兮兮的脸没有表情,目光呆滞而迷茫,干裂的嘴唇抿得紧紧的,谁也不知道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他们的主要武器就是步枪,五千多人的部队,只有不到两千支步枪,重机枪少得可怜,至于迫击炮,更是连个影都找不着,他们不像是一支军队,倒像是一支拿着枪的难民……”

“他们把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草帽挂在脖子后面,背着弹仓空空如也的步枪,一套缝缝补补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军装满是血污和泥垢。有的穿着草鞋,有的连草鞋都没有,面黄肌瘦,行军缓慢————实在是没有力气走得再快一点,边走边喘气,额头上满是虚汗,以他们的身体素质,这样的长途行军是很要命的,活活累死都没什么好奇怪的。很少能看到汽车,偶尔有一点,大多也是烧酒精甚至烧木炭的,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颠簸着,除了喇叭不响哪都响……”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跑,不停的跑。接到命令,忍受着饥肠辘辘的痛苦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前线,看到日军了就开火,将自己那寒碜的弹药储备打清光,然后以更快的速度往回跑,这就是他们的主要战斗方式……但我们无法苛责这些饿得走几步就直冒虚汗的士兵,他们已经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

“今天采访了一位师长,他兴奋地表示他的师正在参与一场规模庞大的反击,这次反击将投入数个师的兵力,并且有猛烈的炮火掩护。我问他有多少炮兵部队为他们提供炮火支援,他指向炮声隆隆的方向,自豪地说光他的旅就得到了一个山炮营和一个重型榴弹炮营的炮火支援……我的上帝啊,按照中国军队的炮兵编制,一个山炮营只有区区十二门75毫米山炮,一个重型榴弹炮营更是只有四门150毫米榴弹炮!就这么一点炮兵力量,支援一个师,居然能让师长心满意足,感激涕零,真的很难想象中国军队的炮兵力量到底匮乏到了何种地步!”

“……这场反攻失败了。中国军队根本就无力应付成群冲过来的日军坦克,当那些装甲薄得可笑的坦克漫山遍野地冲过来的时候,他们两翼转眼间就被冲垮了,反攻迅速演变成了一场溃退。中美联合航空队和八路军的航空兵出动大批战机前来支援,用凝固汽油弹炸毁了很多日军坦克,仍然无法遏制他们的溃败之势。我们无法指责他们什么,因为他们连一件像样的反坦克武器都没有,唯一可以有效击毁日军坦克的75毫米山炮早就打光了炮弹,撤了,他们是在用机枪迫击炮迎击日军的钢铁洪流。以血肉之躯阻挡钢铁洪流的推进,对中国军队而言并不是夸张的描写,而是写实!”

……

一篇篇报道发出去,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傻了。不是说驼峰航线每年都要给中国运来十几二十万吨的军用物资吗?这么多物资,足够武装起几十个美械师、旅了吧?怎么这些中国军队比叫花子还惨?国内不少报纸痛心疾首,高呼:

“我们的精锐之师在哪儿!?”

这个……这个问题有点儿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