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汉难敌四手,恶虎也怕群狼。中国人早就用俚语解释出兰切斯特平方律,即使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古老的俗语依然不庸置疑。
在单兵武器有效射程内的战斗都可以称为近战,近战情况下人数的多寡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单兵战斗力相同的情况下,一千人对阵二千人就会呈现实力为平方的情况,即两千人的总体实力是对方的4倍,而不是2倍。
马迁安正因为有理论的指导,才不肯冒险对阵5倍的敌人,他知道与敌的实力对比绝不是线性比例关系那样简单,很多军官不理解马迁安害怕什么,他们认为抗联的近战火力优秀,一个可以打对方三个,敌人只不过5倍而已,至于吓成那样吗。
马迁安只好耐心解释这条理论,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战例分析课,大多数人都理解了马迁安的担忧,至于那些还是质疑理论并表现得自信满满“很狂妄”的军官,马迁安用拍桌子瞪眼睛的办法稍稍打击了一下他们的“热情”。
不过这条理论在近战的时候管用,远战则不管用了。远战时谁拥有的远程武器多,谁就可以一边倒的杀伤对方,只有我打你你不能打我,解气!爽!
这也是马迁安憋着劲叫嚣着给鬼子们一个“范弗里特弹药量”的原因。
范弗里特弹药量是朝鲜战争的历史名词。“范弗里特消耗”,唯火力制胜论的一种,意指不计成本地投入庞大的弹药量进行密集轰炸和炮击对敌实施强力压制和毁灭性的打击,意在迅速高效地歼灭敌有生力量,使其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最大限度的减少我方人员的伤亡。
不计成本的事儿马迁安干不出来,能打一万发炮弹就能办成的事儿,他不会打上一万零一发,更何论范弗里特这主儿一口气打出定量五倍的弹药,这纯属lang费。
马迁安的设想是设置诱饵,将日军15联队诱致“准确的地点”后,利用凶猛的炮火将其消灭。
实际上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战术,但实现其结果却有着很大的难度。完全依靠远程炮火将敌杀伤,需要多少炮?需要多少炮弹?如何将敌诱进死亡之地而又不被敌察觉?如何准确的将死亡之火覆盖到敌军区域?物质条件和完善的计划缺一不可,执行这个计划的干部战士要达到计算机一般精确,才有可能达成这个有些狂妄的构想。
只利用炮兵就可将无察觉的大股敌军完全消灭,这种战法不仅对抗联来说是第一次尝试,就算是在整个中国战场上,都算是一件新鲜物事。
为减低敌人发现隐藏的炮兵阵地,本次炮击所使用的火炮要求射程不少于二点五公里,这样一来,安滨纵队所属的近百门六零迫击炮和火箭筒一下子就成了“不合格产品”。
小范围的两个人的军事讨论会上,周玉成挠着脑袋困惑的问马迁安,“你这想法倒是很大胆,不过请问司令员同志,炮兵呢?你的炮兵呢?按照你的构想我们最低也需要82炮超过百门以上,炮弹万发,你以为短期内能运过来?你又画大饼充饥,说些不着调的计划,成心气人嘛不是。”
马迁安表现的胸有成竹,瞄了周玉成一眼后才不紧不慢的回道:“面包会有的,盐巴也会有的,你说一百门大口径迫击炮?你也太土老帽了,一百门哪够看的?一万发炮弹塞牙缝都不够,我最少需要二百门炮,五万发炮弹,你就瞧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