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暗自疑惑,却听见太夫人叫她:“我看这个颜色适合你,你过来比比看。”
韦氏忙收了心思,堆起笑容走上前去。
这一个月来,涵因交际也颇多,靖国公府老太太的寿宴、李家的家宴、齐王府大宴、卢家的诗会等等,作为国公府的诰命,她终于跻身于大隋最顶级的交际舞台。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从前做小姑娘的时候最多只能算是围观。
她的任务,不仅仅是为李湛打好关系,还要注意收集各方的小道消息,这些小道消息来源颇广,真真假假,不乏有些人处于什么目的故意散布。
“皇后娘娘的病愈发重了。太医说,若是过了年还能再撑上一年,可若挺不过去恐怕就……”
“孝王上表请求兴建佛寺为母后祈福,真是孝举啊。”
皇后病危的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刚刚平静的湖面,激荡起阵阵涟漪。皇后已患病多年。一直好好坏坏,病重的消息已经穿出来好多次,每次还是有惊无险的熬了过去,但这一次却透露这非同寻常的气息。
所有的世家、官员都屏息以待,也是在观察形势。继任皇后的人选决定着未来的太子。也决定着群臣的风向。
孝王是淑妃所生,年纪又长,凭着母以子贵、子以母贵,他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崔贤妃本来也是有机会的,可是一来她亲生的儿子尚小,二来她背上了虐待他子的恶名。问鼎后位几乎成了不可能。看似孝王获得后位已无悬念。
这些日子以来,王家也成了各家频繁往来的对象。崔家则完全放弃了争皇后位置的希望,和王家的往来更密切了。毕竟贤妃已经没有争夺后位的底气,而淑妃好歹是崔家的亲戚。
相形之下,唐国公府却冷清多了,涵因刻意推掉了许多宴请,窝在家里低调行事。
李湛则从衙门出来之后。就再没去应酬过,直接回家。
这日李湛正巧轮到休沐。没有去衙门,他却总觉得涵因却从昨天晚上就怪怪的。吃过早饭,涵因便闷头看书,也不理他。李湛刚要问问涵因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不舒服。涵因丢给李湛一张纸,“我给夫君排好了。夫君看看吧。” 说罢,又径自闷头看书。
“什么排好了?”李湛接过一看,哑然失笑,原来是妾室伺候的安排表,按日期写好了。怨不得她一脸不爽的表情,说话硬邦邦的。每旬,涵因都把薄姨娘和钟姨娘每人安排一天,瑶华这个开脸的丫头,则每月安排一次。
李湛故意笑问道:“咦,这六天怎么全安排的是姨娘……哦……我知道了……”
“夫君可有什么不满意的。”涵因连抬头都没抬头,她已经自认为很大度了,上辈子嫁给裴邈的时候,每个妾室每个月只有那么一天,还都是在她小日子的时候,那些时候,她还要搅和各种事来,把裴邈赖在自己身边。
李湛瞥了瞥她,把那纸扔在一边:“嗯,只是我不喜欢。”
涵因抬起头来白了他一眼,又低下头看书,冷笑道:“夫君觉得哪个少了,我多安排几天就是。”
“你没听说过夫为天么,我想往那块地上播撒雨露就去哪。你这安排算什么。难不成我还跟坐衙门一般,还要排班值守。”李湛冷笑。
涵因眉头挑了挑,并不抬头:“这可是家训里面规定的,要定期与妻妾交接,繁育子嗣。”涵因说“交接”的时候,不自觉加重了语气。
“哦?家训上有这条啊。”李湛笑道。
“当然……”涵因一听这话,马上不乐意了,抬头反驳,却见李湛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到了自己边上,见他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就知道又被他戏弄了,把后半句的话又咽了回去,红了脸,干脆低下头不理他,低头只管弄衣带。
李湛见她娇羞怯怯,大异于刚嫁过来时那般温和中带着疏离,自有一种亲切稠密的态度,心中大畅,很是满意之前在拉起她的手,涵因甩开,又瞪了他一眼:“那你想怎样。”
李湛清了清嗓子,手没收回,却反伸向涵因的肚子:“家训说的没错,要想收成好,须得多耕耘,为了子嗣大业,为夫决定先委屈自己,专心耕这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