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话:袁家相看(1 / 2)

冬月初二,宜纳采,嫁娶,订盟,会亲友。

是个不错的好日子。

早起雾蒙蒙的,显而易见,今儿定又是个艳阳天。

宋秋穿上手巧的李氏给她做的一身新棉袄,是上好的细棉,缀了些微毛领的淡青色小袄,和刚好垂在绣花鞋面上的马面裙。

头发梳的简单,倒是插上了张杨上回生辰送给她的簪子。

也不叫怎么打扮的,却看得老袁氏几人眼中一亮。

“哇!阿秋,你这身可真好看!”张梨花花蝴蝶一样的凑上来,摸摸小袄,又摸摸裙子的,欢喜得紧。

宋秋看着就道“李婶手巧,给你和阿灵做那两身新衣裳也好看啊,到时候你们穿上了也一样的好看!”

她后头添置回来的布料都是棉布,叫李氏和王氏空手的时候,给大家伙都做了两身好冬衣的,大家都有新衣裳穿。

只是眼下每天要忙,大家都没舍得翻出新衣裳来穿罢了。

张梨花点头,颇是赞同,“我可喜欢那两身新衣裳了,眼下要上工,可不敢穿,万一弄脏了弄坏了可不好洗,我留着过年穿!”

可惜,她过年也没个人户走,新衣裳也只能穿着在村里晃一晃了,想想还有些遗憾呐。

宋秋看她那样,这会儿可不会说上元节要去县城看灯会的事,免得这丫头高兴得一直念叨,那耳朵可吃不消。

一路去了客栈,先吃了早饭,宋秋才赶着有蓬的骡车,拉着老袁氏不急不缓的往杨槐村去。

今儿一早杜传福就去镇上陶窑取前儿订做的瓷瓶去了,左右杨槐村也不远,她自己赶着车也没问题的。

客栈其他人可走不开,今儿忙着呢,袁华两口子请假,今儿张梨花和杨大连就得在茶棚先替一天的,就更抽不出人手来赶车了。

所以宋秋穿着一身新衣裳,该当车夫还是要当的。

老袁氏不放心孙女一个人坐在外头,也不怕冷,掀了车帘子就挨在车门口坐了,祖孙俩说着话,不一会儿,也就到杨槐村了。

杨槐村是个大村子,足有近百十户人,但大都是杂姓,同姓的很少。

因为人户多,姓氏杂,没有什么血缘的,所以同村通婚的也不少。

一个村住着的,哪家的闺女,哪家的娃,都是个啥样的,也比找外村的更清楚。

村里有过的殷实的,也有过的清贫的。

像袁家在杨槐村里,不好不坏,算得上中上的人家,家里两个儿子三个孙子,有十亩好地,又有个嫁出去的姑奶奶突然发了家。

这样一来,袁家在村里本就是个炙手可热的人家,早先就有盯上袁大平这个袁家长孙的。

但那时袁成和向氏两口子也私下琢磨过村里适龄的女娃,觉得没有合适的,有人明里暗里上门说和都推辞了去。

后头老袁氏这里发了家,传出名声来,村里就更是没少往袁家跟前凑的人家。

可袁家吧,不声不响的就往远了说了个姑娘,这马上就要上门看家了,这叫村里有那心思的,可怄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