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根基的话,吴仕灿微微摇摇头,说:“小王,你这就是意气用事了。咱们当然能够自己开发技术,当年美国、苏联都向我们封锁技术,咱们靠着自力更生,也搞出了不少东西。不过,能够站在别人肩膀上,总是比自己摸索要强得多的。这次小冯力主收购日本的这些企业,也是想获得他们的成熟技术,缩短咱们追赶先进水平的时间。所以,但凡有一点可能,咱们还是要想办法破解眼前的困局,动不动就掀桌子不干了,这可不是咱们装备公司的做事风格。”
王根基对吴仕灿一向是颇为敬重的,被吴仕灿这一数落,他赶紧摸着头憨笑说:“吴部长,你也知道我这就是说句气话,啸辰花这么大力气布的局,咱们哪能说不干就不干啊。我这不是想不出好办法吗……”
“我觉得,还是听听冯总的意见吧,咱们想不出好办法,冯总肯定能想出来的。”政策法规部的部长邬庆来打着圆场,同时又狠狠地拍了冯啸辰一记马屁。
冯啸辰对于下属的恭维多少也有些免疫了,他笑了笑,说:“我倒觉得老王的提法挺对的,日本商界、政界都在谈对中国封锁技术的问题,那咱们就自己搞好了。”
“什么意思?”好几个人都异口同声地问。刚才吴仕灿已经说了,能够弄到这些日本企业手里的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更优的选择,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大家都觉得吴仕灿的观点是对的,连王根基自己都承认说的是气话,怎么冯啸辰反而站到王根基一边去了?
冯啸辰看看众人,呵呵笑道:“咱们做两手准备嘛。海东的大乙烯项目,近日就要举行竣工典礼,中央的领导同志会亲自去参加投料点火仪式。咱们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地宣传自主创新的理念,号召全国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开发自主技术,在全国掀起一个自主创新的高潮。”
“可是……哦,我明白了!”吴仕灿想说一句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并不矛盾,话到嘴边,他忽然就明白了冯啸辰的意思,不由得也笑了起来。不得不说,与冯啸辰在一起呆的时间久了,即便是如吴仕灿这样厚道的人,脑子里也多了几道弯。
“唔,妙!”郝亚威轻轻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赞叹道。
“哈哈,冯总真高!”其他人也一齐附和道。
王根基是最后一个反应过来的,他嘟囔着说:“这不还是你说的欲擒故纵吗,我说啸辰,你就不能有点新招术,反反复复都是这一手,小鬼子早就看透了吧?”
“招术只要管用,反反复复地用又有何妨?”冯啸辰笑着反驳道,“其实我这也不全是虚招,咱们的确要发起一轮新的技术攻关。如果日本方面坚决地不允许我们收购那些企业,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放弃收购,自己来开发相应的技术。如果他们服软了,同意把那些企业卖给我们,同时转让这些企业拥有的技术,则我们可以在这些技术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两件事互相不冲突,所以日本人就算是看透了,也没有破解的办法。”
吴仕灿笑道:“哈哈,其实咱们一直都没有忽视自主研发,这一次只是把事情宣传出去,让日本人知道我们并不在乎获得他们的技术。他们没指望了,也就不会再死撑着了。”
冯啸辰一向是很重视媒体的作用的,这些年,装备工业公司与国内许多媒体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王根基交代协作部的人员与各家媒体打了个招呼,几天之内,媒体上各种宣传自主创新的文章便铺天盖地地刊登出来了。与此同时,经贸委、科委、计委以及机械部、电子部、冶金部等一干职能部委都高调地发布了雄心勃勃的技术研发计划,许多项目明显是冲着替代相应日本专利而设置的。
“米内总裁,你们玩得太过头了。”
郭培元在长途电话里对米内隆吉抱怨道:“你们想用这个办法把价钱抬高一点,我也能理解。可是你们把话说得太绝对了,现在我的那些客户都说不打算和日方合作了,他们宁可拿出钱来参加政府主导的研发计划。我这辛辛苦苦折腾了几个月,到最后估计得颗粒无收了。”
“郭先生,你确信这不是中国政府的一种伎俩吗?”米内隆吉在电话那头问,“你们要独立地开发出能够替代我们秋间会社所掌握专利的相应技术,投入绝对不少于200亿日元。而如果你们愿意收购秋间会社,只需要花费250亿日元,就可以得到这些专利以及不少于150亿日元的设备,这明显是更合算的交易,你们的官员怎么可能会选择前面一种方式呢?”
郭培元叹了口气,说:“米内总裁,你对中国人也太不了解了。在日本,大家思考问题都是算经济账,而在我们中国,大家是要先算一算政治账的。上一次你们那边的一些报纸胡说八道,惹得我们这边的高层领导发脾气了,说宁可多花三倍的钱,也绝对不受日本人的讹诈。这不,各家部委都在凑钱支持自己开发技术,各家大学和研究所的那些专家们数钱数得手都抽筋了。”
“有这样的事情?”米内隆吉有些不相信。
“你可以找最近的几期人民日报看看,上面通篇都是领导讲话,还有专家的评论,再就是各个部委的表态……唉,反正这件事算是黄了,我算是白折腾了这么久吧。”郭培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