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船队
檄文发布后,反应最为强烈的是袁绍,次之的便是曹操,曹操看到檄文,安排好两淮的事情后,第三天便亲领三万步卒前往酸枣,随同的不但有夏侯两兄弟,还有曹氏的诸多将领,这些将领可都是曹操的精华所在,此次诸侯伐董,看来曹操非常有信心。
其实曹操对汉室的忠诚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自小曹操便立志成为如祖先夏侯婴一般的盖世名将,为了达成愿望,曹操几乎没有一刻懈怠过,古今兵法,没有一册是曹操没有看过的,为了专研兵法,曹操甚至多次拒绝朝廷的征辟,后来实在躲不过了,只能无奈据孝廉前往洛阳。
董卓乱国,曹操可谓是恨之入骨,为了对付董卓,曹操多次联系天下诸侯,但诸侯的反应都是没有个统一,甚至有人存着得过且过的意思,不敢与董卓为敌,大怒的曹操,在私底下大肆聚集兵马,随时等待天下时变。
本来第一时间发布檄文号召天下群雄的应该是曹操,但因北疆刘泰的存在,曹操犹豫了,毕竟洛阳的局势,刘泰没有一点表示,刘泰没有表示,天下诸侯谁敢多言?万一惹怒了刘泰,北疆的兵马,随时会对准自己啊。
不过曹操相信,刘泰绝对不会反对诸侯联合的,因为曹操非常清楚,刘泰是一个如何爱国爱民的人,之所以一直不肯表态,或许是因为刘泰自身的身份原因,毕竟刘泰是名正言顺的汉室宗亲,若刘泰公然讨伐朝廷,岂不是被天下人诟病?
此次以门阀士族之首臧洪带头,曹操就没有任何顾忌了,因为臧洪不但在门阀士族中的声望非常高,在民间的声望,也是仅次于北疆的刘泰,让臧洪当出头鸟,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但发檄文获得的巨大名望,却与曹操失之交臂了,可惜,万分可惜啊。
曹操带兵前往酸枣,扬州的刘备能不动吗?自称为汉室宗亲,江东之主吴侯刘备,如果不出兵,那如何面对天下人?如何在江东立足?所以刘备在曹操之后,也是第一时间出兵了,毕竟两地有点距离,迟曹操一点时间,也是说的过去的。
在秣陵,刘备仍然发挥着自己极为上佳的演说能力,将军师的士气鼓动的非常高昂,此次江东军北征,刘备点了三万兵马,不多也不少,刚刚和曹操相同的数量,不过这三万兵马可就大有来头了,丹阳兵自古步卒出莫过于丹阳看上去,刘备对这次诸侯会盟也非常看重啊,否则也不会把自己最看重的丹阳兵带上了,丹阳兵若损失过重,刘备绝对会比死了老母还痛苦。
袁、曹、刘相继出兵,荆南的孙坚又怎会错过这场大戏呢?坐拥荆南的孙坚,可是一位真正的枭雄,自董卓乱国之后,孙坚就已经明白天下大乱已经来了,谁能笑到最后,还没有人知道呢,在檄文没有发到荆南之前,孙坚一直将目光放在南郡,随时准备将南郡吞入腹中。
对整个荆州来说,南郡实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掌握了南郡,也就称霸了荆州的地步,可此时南郡还在丁原部将张扬手中,张扬只是个废物,孙坚根本不放在眼中,但南郡的十万荆州步卒,孙坚就不能不看重了。
虽然孙坚在荆南势力越来越强大,但兵马也只有七八万左右,若要出兵占据南郡,起码要有十万以上的兵力才能稳操胜券,可问题是,南郡内不但有十万兵马,还有高大的城墙为依托,想要征服南郡,没有个十五到二十万的兵力,简直是痴人说梦。
如此一来,孙坚只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天时来临之际,再给张扬致命一击,而檄文,就是孙坚的天时,孙坚非常清楚,诸侯讨伐董卓,如果没有刘泰参加,绝对会因为种种因素而瓦解,到时荆南兵在回涂之时,肯定要经过南郡,而只要入了南郡....呵呵,难道没有听说过借道伐虢的经典故事吗?
理清了头绪后,孙坚几乎和曹操、刘备二人商量好一般,领着三万最精锐的荆南兵北上了,这三万兵马徒经南郡之时,暗中留下了千余人,负责将来接应孙坚占据南郡。
对孙坚的举动,张扬没有一点察觉,因为在张扬看来,如今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一个诸侯,难不成还想攻城掠地吗,称霸一方吗?恩,或许是张扬在丁原手下为将实在是太久了,久到把张扬也培养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死忠党。
天下诸侯群起而动,纷纷发兵酸枣会盟,而有些势力却按兵不动,甚至对檄文都是不屑一顾,这些势力有益州牧刘焉、大司马,成都太守刘虞、益南的公孙度、西凉的韩遂、汉中的张鲁,而因这些人的关系,西凉马腾,益南公孙瓒也没法动了,因为他们一动,自己的地盘就会受到威胁,无奈之下,一个个只能死守老巢,在老巢声援诸侯讨伐董卓的壮举。
其实刘焉与刘虞,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两人的势力完全是合二为一的,此时的益州,可算不上什么天府之国,北方有汉中张鲁虎视眈眈,南方有公孙度和公孙度不怀好意,二位老刘大人,实在是举步艰辛啊,为了稳定益中的局势,二老天天忙里忙外,又要征讨巴郡的乱党,又要恢复益中的生产,累的几乎和死狗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