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那个时候大家工资也低,月薪平均才几十块。但一枚火箭弹,也就相当于普通人一两个月的工资而已。搁到后世,也就几千块钱。
想想看吧,正面战场上,几十万大军对决。你是用几枚价值百万美元的导弹轰击敌人划算,还是用同价值下,几百枚火箭弹划算?
虽然大战当中少不了尖端武器的对决,但实际上,大战当中,真正成为主力的,还是那种低成本、能量产的大威力武器最受欢迎。
就像二战中,德军为啥后期败给苏联?德军的虎式坦克的确很牛比,可人家苏军不跟你拼技术,咱比数量……T34固然没虎式坦克厉害,可人家生产容易、成本低、产量大啊!你出动几百辆虎式坦克,我出动几千辆T34,围殴死你……
而看似先进无比,成本2.9亿美元的F22战斗机,固然厉害。但实际上,也未必不可战胜。别的不说,弄出一批低成本的无人机与之空战,也有几率将其搞掉。而无人机成本多便宜啊?哪怕几十架无人机损失掉,换取击落一架F22,都是大赚的。总之,我亏得起,你亏不起。实在不行,我还可以用低成本大威力的导弹,毁掉你的机场,让你无处降落,甚至和机场一起完蛋……
所以,有时候,看似落后一些,但成本低、适合量产的武器,更加能决定战场的胜负。
因为,战场上,武器总会有损耗的。你若是只装备几件先进武器,一旦出了问题,战斗力就废掉了。而人家就算损失几个落后点的武器,也不心疼。而且,人家量大,不怕损失……
当然,先进武器还是需要的。先进武器和能量产的次一级武器搭配起来使用,才是最佳的。或者说,先进武器就是用来对付先进武器的。而那些量产武器,才是真正杀伤敌人的主力。
但真要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时候,低成本、可量产的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才是首选。到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战斗机和导弹上很多昂贵的不实用的部分会被拆除,整个武器变得简洁高效。毕竟,可“再生”能力,才是战争中最重要的指标。
……
所以,战争的主力,往往不是那些最先进的武器,而是次一级先进,但能量产的东西。当然,也需要一些最先进的武器压场子,对付敌人最先进的武器的。如此,战争才好打。
至于后世搞的战斗机的技术竞赛,说白了,就是提高门槛和忽悠傻子的。老子不和你玩普通武器的技术竞赛了,老子专搞核弹。你有F22?我有核弹!你有F35?我有核弹!你有B2?我有核弹!我就一招,就能吓死你……
而且,俄罗斯后来穷了,也搞不起技术竞赛了。所以,用这种近乎无赖的手段,愣是让故意挑起竞赛的老美毫无脾气。毕竟,单单发展核弹,花钱少,效果好……
……
总而言之,马林现在主打推广铜炮,不是铁炮不好,而是为了提高门槛——想要和我搞军备竞赛,你有钱买那么多铜吗?
这样一来,大多数欧洲穷君主和穷诸侯,就被迫退出了火炮装备的比赛,只剩下有钱的大国还能参加其中了。
另外就是,马林搞的铁模铸炮法,非常适合快速铸造铜炮,能够快速量产,非常方便。需要打仗的时候,随时可以爆产量,让对手知道啥叫大炮洗地……
但明朝这边,因为很计较成本,工匠们也有些小聪明,所以自己搞铁炮也很正常。
实际上,马林这个读历史的就知道,明朝最初和澳门的葡萄牙人学铸造铜炮,然后,也自己发展出了铁炮。导致后来,澳门卜加劳铸炮厂,还特地雇佣华夏籍的铸炮工匠,学习明朝用铁铸炮。而在此之前,葡萄牙人一直是用铜铸炮的。
而葡萄牙人明末卖给明朝的红夷大炮,也不是他们自己造的,而是从沉没的英国军舰上打捞起来的18磅寇非林长炮。毕竟,英国煤铁资源丰富,但缺铜,所以在16世纪时被迫发展出了用铁铸炮。
明朝人学习能力很强,毕竟,没有受过满清朝廷的愚民教育。所以,明朝工匠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创造力还可以。像是红夷大炮,开始第一批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里买来的。但后来,朝廷就能自行铸造红夷大炮了。但是,后来有一批铸炮工匠被满清掳走,反倒为满清攻城创造了便利……而让人无语的是,到了200年后的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的火器水平,竟然还是明末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