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志不太明白自家董事长为什么忽然问起了这个问题,以波音767为参考研制商飞集团自己的大型宽体客机不是早就已经商量好的既定策略了吗,这有什么问题?
可王大志更明白,董事长既然会有这么一问,那就一定是他认为这个策略有问题,遂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是的,在综合考虑了我们的技术实力之后,我们认为,波音767这种最大起飞重量150吨级的飞机,对于咱们来说技术风险不大,是最容易实现的,并且在早期型号研发成功之后,随着我们的技术越来越好,我们还可以通过加长机身等方式获得更大的载客量。”
这种方式也是世界航空巨头们最通用的做法,先搞出个基本型来,然后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根据市场的需要推出加长或者短机身版本,第一代的波音767-200的机身长度还是48.51米,到了波音767-400ER,机身就被加长到61.37米了。
只是,陈耕虽然没说话,心里却有些失望:波音767算是宽体飞机当中的“窄体飞机”,它虽然也是双通道飞机,但因为研制时间比较早的关系,它的经济舱的每排座椅的布局方案是“2-3-2”,每排7张座椅,机身相对较窄,而更晚研制波音777则有“2-5-2”和“3-3-3”两种布局方案可选,至于进入90年代才服役的空客A330/A340,则是“2-4-2”每排8座的座椅布局。
所以从座椅布局上就可以看出来,在执行国际航班的时候,无疑是空客A330/A340、波音777这种第二代的大型宽体飞机更有效率,而市场也做出了选择了:空客A330/A340、三发改双发的麦道MD-11以及波音777的销售情况,都比波音767要好得多。
王大志说完,也感觉到了自己回答似乎无法让自家董事长满意,遂接着解释道:“我们也考虑过参考一下波音777、空客A330/A340,但不管是波音777还是空客A330、A340,他们的发动机的最大推力都在300KN上下,而咱们的RB211的最大推力只有220KN左右,无法满足这一等级的大型宽体客机的推力需求。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以波音767为参考对象发展一型类似的飞机,同时在RB211的基础上意义不开发更大推力的发动机;第二步,等咱们的发动机的推力上来了之后,再发展波音777、麦道MD-12以及空客A330/A340这一级别的飞机。”
等王大志说完,陈耕中医开口了:“老王,你们不觉得这样做很浪费么?”
“……”
王大志愣了一下:浪费?
“在未来15直20年的时间里,集团需要密集的研制两款机型,这需要投入多大的金钱和精力?”陈耕反问道:“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以波音777或者空客A330为参考对象?
如果觉得发动机的推力暂时还达不到,那也简单,先搞个短机身版本的用着,甚至航程也能将就,做不到12000公里,那9000公里总没问题吧?
总之,一开始做的话,如果确实困难,没办法实现‘完全体’,那就先把‘非完全体’做出来嘛,等接下来咱们的发动机的推力上来了,再把飞机做成完全体乃至加长版本的,这有什么问题?”
“……”
王大志的脑中瞬间炸开了:还可以这样吗?
可下一秒钟,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