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先是上了龙撵,朝大明门方向去,中途在崇文殿静候的翰林,也纷纷尾随而来。
叶春秋步行在后,李东阳和王华也是尾随,叶春秋怕王华这样步行吃不消,便想要搀他,王华摆了摆手,朝他一笑道:“老夫这把老骨头,倒还经受得住,你莫要如此,反而教人看了笑话,还以为老夫不中用了呢。”
叶春秋失笑道:“中用不中用,这也不是别人说了算,倒是别人会骂小婿不孝的。”
李东阳耳朵尖,在前听到了,回眸过来,捋须道:“你们这是翁婿情深,倒是让老夫平添了几分尴尬,早知老夫将女儿嫁你,还真是便宜了王公了。”
难得李东阳开了一句玩笑,王华便道:“好啊,李公若是真喜欢,再多一个夫人也无妨。”
叶春秋暗暗咋舌,知道他们只是开玩笑的,便也没有插话。
倒是今日李东阳出奇的健谈,和王华接着说起了今年春闱的事,历来这春闱,朝中的诸公,多少都会感兴趣,而举人们到了京师,往往也会吟诗作画,作一些文章,一些好的文章不免会传开,如此一来,今年出了什么才子,便一目了然了,私下里,朝中诸公虽不便说什么,却会暗暗关注,成为公务闲暇之余的消遣工具。
待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到了贡院,可惜这时,杨廷和等人是不能离开明伦堂的,因此并没有来迎驾,朱厚照率众臣纷纷进去,到了明伦堂,寻常的翰林只可在外候着,朱厚照则带着李东阳、王华、叶春秋以及一些重要的翰林进去。
杨廷和等人便起身行礼,朱厚照挥挥手道:“不必多礼了,怎么,现在已经开始批阅试卷了吗?”
杨廷和回答道:“是,眼下时间不多了,四日之后,便是吉日,届时必须放榜。”
“两千多份试卷呢,这么短的时间,可阅得完?”显然,朱厚照问的,尽是外行话。
事实上,能参与阅卷的考官,就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对于八股文章,个个都是慧眼如炬,拿起八股,只需看看破题、承题以及起股,大抵就能看出文章的好坏,若是连这一关都过不了,这卷子便要搁在一旁了。
这种淘汰的方法,能迅速地将一些优秀的试卷甄选出来,而主考官杨廷和,则在这些优秀的文章中选出最后符合心意的文章。
此时,杨廷和道:“臣等勉力而为,定会殚精竭力。”
朱厚照便坐下,有人给他斟茶,他则对杨廷和道:“那就将那些好的卷子,也都送来给朕看看。来,诸卿家且都坐下歇着吧,一时半会,朕怕是回不去了。”
他的语气中透着无奈,既然已经大张旗鼓地来了,总不能只待个一时半刻就走吧,说出去也不好听啊,无论如何,也得耗着几个时辰才是附和圣明的形象吧。
“噢,还有,阅卷是考官们的事,诸卿随朕来,在旁看着就成,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观棋不语真君子。”
朱厚照说罢,毫无违和感地翘起了腿,已有人给他上茶,他呷了口茶,便阖目等待,倒是有点儿想打瞌睡了。
杨廷和则坐在他的主考之位,隔三差五,总会有几分画了圈的试卷送到他的案头来,虽然今日陛下莅临并不是他所愿,但是现在还是好好批阅书卷要紧,便收了心,用心地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