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改制变法(2 / 2)

人道永昌 小楼听风云 2046 字 2022-12-19

李斯无语许久,突然气急败坏的说道:“此事多思无益,索性简单些,汝先将军粮调拨前线,此事拖不得!”

“至于粮秣缺口,则分三步走!”

“第一步,火速勒令各州郡官府,尽早执行‘特殊时期口粮配给制度’,合理规划存粮用度!”

“第二步,责令各州郡官府,发动该地百姓,抢在入冬之前耕种宿麦,分解粮秣压力!”

“第三步,则交给本相,本相会尽力筹措一批粮秣交与汝,多少不敢保证、时间亦不敢保证!”

居心叵测上门来,结果鸡味都还未闻着,就先折了三把米,这叫他如何能不气急败坏?

范增听言心下大喜,很是知情识趣的低声询问道:“那些世家豪族身上,还榨得出油么?”

北伐之初,他已经与李斯联手摆下鸿门宴,将那些世家豪族薅了一遍。

再下手,那就不是薅了,而是割韭菜了……贴着韭菜根下镰刀的那种。

李斯目光中闪过一丝阴狠之意,沉声道:“榨得出要榨、榨不出也要榨,这个烂摊子本身就是他们造成的,而今自然也该由他们出力来收拾,若只管作孽不管埋,那便休怪本相拿他们下锅烹食……用大王的话说,这也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范增击节赞叹道:“大王圣明!”

李斯没搭理他,伸手一指面前堆积如山的卷宗,粗暴的说道:“闲话少叙,这些乃是大王着老朽拟定的三省六部主官左吏名录,此事风声已传遍朝野,不宜再拖,大王又被前线战事缠身,只能请大司农与本相一起,复核名录,若有不妥、尽早调整!”

米都折了,今天这个鸡,他吃定了。

要被骂一起被骂,要担责一起担责。

谁都别想跑,他李斯说的!

范增瞥了一眼李斯面前的那一摞卷宗,心头同样哀叹了一声‘果然’。

方才他出迎之时,见李斯着官服、摆仪仗驾临他司农府,便猜到了大概率是此事。

毕竟这种到别家地头上摆官威的做法,如果没有什么说得过去的正事,那可就是成打人脸了!

不过虽然他早就猜到了,可事到临头了,他还是觉得自己能再抢救一下:“左相,兹事体大,不若请右相前来,一同商议罢!”

要一起挨骂、一起担责我没意见,但你们师兄弟俩也不能只逮着我老范一人儿坑啊!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李斯越发气恼:“你当本相未去过观澜阁?实是右相以他司法体系不宜插手朝中政务,将本相拒之门外,本相才无奈前来拜访大司农,怎么?难道大司农也要本相拒之门外?”

难道我老李奈何不了他韩非,还奈何不了你范增?

范增自然是不能将李斯拒之门外的,他还指着李斯来与他一起补上粮食的大窟窿呢!

但他转念一想,自己有求于这厮,这厮又何尝不是有求于自己?

范增登时就抖了起来:“右相这话本司农就不乐意听了,他观澜阁不宜掺合朝中政务,难道本司农这司农府,就能掺合朝中政务了?难不成本司农除了要管大家伙儿吃饱穿暖,还得教导大家伙儿如何为官?”

这本来就是你老李的锅,你扛不动也不能甩锅给我们啊!

李斯见状,从善如流的一点头道:“大司农说得是,看来本相还须得向大王讨一道王令,请大司农为‘三省六部制统筹长’,大司农才好名正言顺的参与到此事当中!”

甩锅?看清楚,这才叫甩锅!

范增暗暗的吞咽了一口唾沫,从心的回道:“左相多虑了,老夫绝无此意……说起来,左相为何不待大王回转京师之后,请大王亲自定夺?”

对不起,打扰了!

李斯舒坦的战术抚须:“大王尚不惜万金之躯,亲临战阵总揽九州一统之大业,吾等身为下臣,自当尽心竭力为大王分忧,若区区小事,都得不远千里惊扰大王,那大王还高官厚禄养着我等下臣做甚?”

这等兼改制变法、钦定百官于一体的之事,古来便是动摇江山社稷的国策大事!

正经的臣子,无不是能不沾就绝对不沾,能推给君王亲自定夺的必然推给君王亲自定夺,既恐惧触动太多人的利益将来清算,又恐惧引发君王的忌惮不得好死……

然而在李斯这里,却只是“区区小事”,大手一挥大包大揽!

更奇异的是,范增听后,不但认为李斯说得很有道理,心头甚至还十分钦佩他的担当!

这当然不是因为变法之事,可循之例太少。

似李斯、范增这种头发丝里都是心眼的聪明人,他们能看不到此事可能会引发的后遗症?

更何况,周平王改制变法,引得天下板荡、诸侯皆反前车之鉴,距今还并不远……

他们敢这般笃定,并不是对他们自己有信心。

而是对陈胜有着近乎盲目的信心!

他们既相信,自家大王镇压得住改制变法的一切后遗症!

也相信自家大王,很相信他们的智慧,知晓他们二人绝不会蠢到生异心!

作为大汉朝堂之上,最早跟随陈胜、也是最得陈胜重用的两位重臣。

他们太了解陈胜了,也太了解大汉这个陈胜亲手打造的庞然大物了……

造反?

只有那些对大汉一无所知的莽夫,才敢在王旗之下生出“造反”这个愚蠢的念头!

他们多少岁?

大王才多少岁?

还有,谁能分清,朝中哪些人是大王的死忠?

或者说,谁能分得清,自己认定的心腹里,有哪些人是大王的死忠?

这一点,李斯尤其有感触!

他乘着稷下学宫的东风,如今在大汉朝野之中,也算是博得了一个“桃李满天下”的名头。

哪些入朝时间尚短的官吏,私底下都视他为朝中常青树,觉得他的地位稳如泰山、不可撼动……

可其实只有李斯自己才知道,他的那些个所谓的“得意门生”,九成九都是大王的狂热信徒,人人皆以大王门生自居!

造反?

信不信你前脚才对着你认为的心腹们吐出这俩字儿,后脚头颅就被心腹们争先恐后的割下,敲锣打鼓、欢欢喜喜的送到大王跟前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