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用的一些反思与辩解(2 / 2)

从读者角度出发,如果不是专业的,未必会细读小说里引用的《山海经》,还有虚拟问答,他们很可能会跳过去,直接进入阅读故事。

但《山海经》的引入,除了与小说正文构成必要的对应外,客观上造成了奇特的阅读效果。正如评论家李敬泽所说,文字每个片断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读,非常松弛、非常从容。

《妹偶》这个故事,我写的节奏很慢,与现代网文的快节奏形成很大反差,中间还夹杂了一些科普、哲学、音乐等等,有一些读者的青睐,也很多读者觉得“读不下去”之类的批评。

其实没有那一个作者是不注重读者的,我也一样,我曾经说过整篇小说到后面已经不止是作者一个人在构建了,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的。

当然我只满足了引用必须服从于故事本身的需要,而有些时候忘记照顾了读者阅读的需要。

这是文字功力不够的原因,并不是一句“百度”能够代替的。

关于“引用”,如果你也曾为了写一篇文章,查了无数篇文献,然后把它们统统下载到了你电脑的硬盘里——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么多文献你必须全部仔细读过,才能写出你想要的内容。

阅读、筛选、最后在合适的时间点插入,这个都需要作者大量的时间积累和铺垫。而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用我阅读的成果,拿名字去百度就完事。

任何一本书都不可能人人满意,都只是写给一部分人看的,尤其像《妹偶》这样的小众书。尤其是现在读网文是繁忙紧张的生活、工作之后的一种享受,大部分人只爱看轻松的爽快的,所以《妹偶》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我格外的珍惜。

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稍微慢一点去读这个稍微有点思想的故事,其实我自己在翻过大部分网文,毫无回味的感觉是为作者感到惋惜的,我还是喜欢那种“这本书值得我再看一遍”的感觉,只是当下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少,大部分作者都朝着“赚钱”这个目标狂奔而去。

但对于我来说:“《妹偶》不仅仅是我营造的另一个世界,还灌注着我对爱、伦理、道德以及未来的深沉思考。好的小说总是叫人有所思考,但其中意义,却是任由大家去理解的。”

以上,一个有些焦虑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