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5章 缴械投降!(1 / 2)

此战,白苗军的伤亡并不大,大多数的将士都未与敌人直接接触,伤亡也就仅仅几千人,其中过半是被敌人的箭射造成的,而桓军的死伤则太重了,足足有五个战团拼的一个将士不剩,整编制的被打光了,剩下的十个战团也是各有伤亡。原本十五万人,一战过后,仅存八万多人,其中还包括许许多多身负重伤、无力再战的将士们。

桓军这时撤退,也就基本表示他们放弃了突围的打算,在白苗军的布置还未彻底完善,桓军兵力处于鼎盛的时候,他们都突围不出去,等下次再战,白苗军的准备将更加充足,只剩下八万多人的桓卒还怎么向外冲?

峡谷内,现在已看不到别的,目光所及之处,除了尸体还是尸体,就连峡谷两侧的山壁都被鲜血洗刷成黑紫色。大半条的峡谷,和地狱基本没什么分别。

停战之时,双方都有派出不佩带武器和盔甲、胳膊系着白带的士卒进入峡谷中,收拢己方阵亡人员的尸体。

白苗军这边还好说,上千具的尸体一会就收拢完了,可桓军的尸体太多,而且许多都是被砸碎、压扁,拼凑不到一起,桓军只能收走主将和千夫长的尸体,至于其他士卒的尸体全部留在峡谷内了。

他们不收走,但白苗军可不能不管,此战还不知道要打上多少天呢,这么多的尸体暴晒于荒野,任其腐烂,定会滋生瘟疫,被困的桓军破罐子破摔,啥都不怕了,但白苗军这边并不想出现大范围的伤病。

桓军士卒的尸体全部被白苗军拉到峡谷之外,就地掩埋,那么多战死沙场的桓卒,死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只是草草的聚拢在一起做了埋葬,让人不由得心生感叹。

敌军虽撤,白苗军的准备并没有停止,石块、树桩还在积极筹备着,应对桓军的下一轮突围。

秦阳很清楚,桓军是追杀己方而来的,随军没有携带辎重,粮草也不足,谷内又没有吃的又没有水源,桓军不突围,就只能活活饿死、渴死了。

不过这一次白苗军的准备都成了无用功,此战过后,双方已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交战。

做为伐白苗同盟的四族大军,黄苗军被白苗族的平原军全歼,桓军被白苗族的梧桐军困于死谷,两族合在一起四十万的大军,连白苗族的本土都没到,就被人家打的落花流水,这样的结果是川戎联军万万没有想到的。

这次讨伐白苗族,川戎各派出五十万的大军,兵合一处有百万之众,负责总指挥的是西川族上将軍紫阳侯任放。

桓军被困,消息也传到任放这里,他根本就没打算去救援,在任放看来,黄苗、桓二族派出的四十万大军难堪重任,可有可无,从两族的行军路线就可看出一斑,二族不敢打白苗重兵驻守的泗庸关,而绕路走九黎地,只凭这一点,任放就打心眼里瞧不起黄苗军和桓军。

任放可不是黄苗军统帅李德、桓军统帅徐青这些人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他是西川族名将,当初西川族吞并南方小城邦的时候,大多都是由他打下来的,而后川戎联手攻入皇城,西川族这边的统帅也正是任放。

他的年纪并不大,才三十出头而已,出身显贵,子承父爵,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贵为侯爵,但他身上并没有其它列族那些贵族的骄气,谦卑有礼,又为人好学,既精通兵书战策,又深识诗词书画,名副其实的文武全才,也深得西川族族王肖轩的信任和喜爱。

任放是属于典型的西川族贵族,从他身上也能看出许多西川族贵族的特点,重礼仪,懂得爱护和尊重普通平民,看重名誉胜过自己的生命,对族王对部族无限忠诚,并愿意随时为此去牺牲等等。

西川族的强大是因为西川贵族的强大,而西川贵族的强大是得利于西川族的传统和文化底蕴。

而在传统和文化上与西川族差异最大的部族恰恰就是大戎族,与西川族比起来,大戎族更像是野蛮人的部族,全民皆兵,民风争勇斗狠,谁的拳头硬,谁的身份和地位就高,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

川戎两族的联盟实际上是因为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而一时之间的权益之计,并非两族之间有多么交好,有那么深厚的传统友谊,这一点也是川戎联军的致命伤。

任放没打算去救援被困的桓军,但桓族的使臣日夜兼程,赶到川戎联军的大营,请求任放出兵援救。

不管怎么说,桓族毕竟是同盟族,既然人家找上门来了,任放也无法拒绝,他嘴上是答应了,实际上心里对是否能救出桓军并未报多大希望。

他没亲临战场,但有仔细过战报,白苗军的计谋并不高明,若是没有项猛,这引敌入瓮的计谋任谁都能察觉出破绽。由于桓军是追杀敌人的,讲究的是速度,军中不可能携带辎重,粮草最多也就是一两天的口粮,现在被困于绝地,能支撑个四五天就算不错了。而现在川戎联军才刚行到黄苗族境内,就算急行军赶过去,至少也得花费近一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受困的桓军能挺得住吗?恐怕饿也饿死了。

再者说,白苗军已经进入青丘族作战了,己方上百万的大军不管不顾的急急去救援,万一中了白苗军的圈套怎么办?

出于种种的顾虑,任放嘴上答应的很痛快,实际上,川戎联军的进军速度并未加快,还是保持着原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