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寻找风口(1 / 2)

文武斌想了一个晚上,决定不到广东去打工,就在自己的县城,好好的找一找适合于自己发财的风口。

打工实在没有意思,专门为别人做事,赚再多的钱也是别人的。与其这样,不如自己开店创业,自己和自己打工。

它之所以选择在自己的县城创业,是因为县城是原文武斌实现从农门到城门、由农民变工人这个梦想的落地之处,更是他从城门到农门、从工人变农民的跌倒之地。

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站起来,雄起来。

既然进也是县城,退也是县城,为什么就不能让县城成为自己发财的起点之地,成为自己富裕的腾飞福祉?

县城的消费能力虽然不是很大,但她毕竟是一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聚集中心。

是中心就会有相应的消费和需求,这些消费和需求,就是发财的风口,虽然不一定有多大,但肯定不是没有。

何况阳明县还是一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县。

其实每个人面临的发财机会都是平等的。

不平等的是,每个人发现发财机会、抓住发财机会、用好发财机会的敏感、速度和能力的差别,相差太大。

有的人会因此走上发财的轨道,有的人机会过后依然一贫如洗。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这个差别就是每个人对发财机会的敏感度不一样。

但在事实上,没有几个人会承认自己比别人反应迟钝,能力差些,总是埋怨上苍对自己不公平,没有给自己机会。

而这些发财的风口,如同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美一样,并不会因为我们没有发现它们,它们就不存在了。

你发现了它,抓住了它,并将它包装好,营销好,它就会成为人人喜欢的旅游胜地和星级景区。

他记得前世从这一年的下半年开始,钢筋、水泥、红砖、沙子等等建筑材料,那价格就像当年的股市一样,“噗噗噗”的直往上闯,一路飘红,把价值不知抛到什么地方旅游去了。

先是一个星期一个价,后是一天一个价。

水泥从几十元一吨,一直涨到四百多元一吨。

钢筋从六百多元一吨,一直涨到四千多元一吨。

而且常常没有现货,要先交定金提前定购,才能买得到。

可惜钢筋都是大钢铁厂生产的。这些大钢铁厂,一般都在省会城市,或离省会不远的城市,都是由省里直接掌控的。

那是一种神的存在,不是一般人说弄就可以弄得到的。没有条子,你就是看到腊肉,也只能是吃白饭。

后来不久,各个地方就出现了不少的钢筋小作坊厂,把废铁收回来,做一下简单的回炉加工处理,就成了钢筋。

有的地方把这些小作坊叫乡镇企业,有的地方把他们叫个体私营企业。

主管他们的部门,也由乡镇企业局升格为乡镇企业经济委员会了,成为部办委的级别。

而水泥这种建筑材料就不一样了。每个县都只有一个规模不同的水泥厂。而且大部分水泥厂都是爱死不活的。

就像80年代初期,好多农民宁愿辛辛苦苦的一担一担的挑猪牛栏肥种田种土,也不肯轻轻松松用化肥来种田种土。

这样的状况,是最有利于经销商和厂家谈生意的了。

每次物价上涨的开始,进货的单价都比较低,还没等反应过来,进的货都被抢光啦。

等反应过来再去进货,进货价已今非昔比,商家印票子般捞洪水鱼的暴利没有了,但快进快出的赚头还是不小的。

对,就从办水泥销售店起步,先成为万元户后,再一步步地向富一代的富豪天榜冲去??????

让别人看看,自己这个被三开的人,是怎么成为万元户,怎么成为富一代的。

只要赚到了重生后的第一桶金,成为了万元户,就不怕成不了十万元户,就不怕成不了百万富翁。

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尽一切办法成为万元户。

发财如同下棋,一步被动步步被动,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一步走错步步皆错。

这种铁律是很难被常人撼动的。

发财不是跨栏跳远,要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做到稳准狠。否则,一个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回到原点。

发财更不是中彩,不是炒股,不是捡漏,可以一夜暴富,一飞冲天,需要步步相扣,环环链接。

中彩、炒股、捡漏等等不是发财,是发横财,是一种赌博,一种手气,只能偶遇,不可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