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昭义军常年与北汉,契丹等作战,这些年来大战小战就没停歇,要某看,李筠手下必然比伪汉军强。
放倒是伪汉贼兵常年不过靠着叫契丹老子,做个孝顺儿子才得以保全,不然当初周世宗时就把他们的脑袋带回大梁来了,要说打仗还常年打不过李筠。
如果是他们联合反而好!”
王全斌和王溥,卢多逊等人看法完全不一样。
王溥等人认为李筠联合北汉是麻烦,联合其它节度使可能情况更好。
王全斌则认为李筠联合北汉是更好的情况。
双方互相辩了几句,脸色都有些不好。
史从云抬手打断他们争论:“在朕看来,北汉注定是仇敌,如果他鼓动其他节度使反而是麻烦。”
他看着地图,接连指了好几个边地节度使,他心里也希望李筠的外援是北汉,而不是国中的其他节度使。
当天,史从云立即下令,让高怀德和邵季立即出城去整兵备战。
同时让冯继升去集结神火军,同时让孟玄喆跟着冯继升去,有让他学习的意思。
让军队做好打仗的准备,同时再次下令,让洺州防御使郭进派人给李筠送信,说朝廷给他最后一次机会,让他自己进京来做官,保他荣华富贵。
这是史从云最后一次外交尝试。
毕竟上兵伐谋,即便概率小也可以试一试,如果李筠怕了,乖乖交出兵权来京城,既能威慑其余节度使,又能减少很多伤亡和靡耗。
但同时,军事上的准备史从云一点没有放松。
而且这次他更加重视和紧张。
这是立国之后的第一战!无论如何只能胜不能败。
这和之前所有的战都不同,这场如果输了,新建立的秦国就会岌岌可危,因为不少节度使要镇不住了,他们肯定是在观望的。
这种关键时刻,他也不敢下令让那些节度使进京,万一逼急,跟着李筠一起起兵,能要了他的老命。
所以这次,史从云格外重视。
接下来几天,他不仅在朝堂广泛征集大臣们的意见,也亲自骑着马去汴河边大营里巡视三军,鼓舞士气。
同时也开始考虑,谁能代替他摄政。
多数节度使都是谁赢他们帮谁,这开国第一战就显得生死攸关。
历史上李筠联合北汉反叛时是赵匡胤是亲征,留他弟弟赵光义摄政,可他没有那样的臭弟弟。
最好的选择是皇后摄政,可他不在,六妹没有打理好一个国家的才能。
所以最后他干脆不管了,二月初,他也不在乎别人说他什么秽乱庙堂了,直接强硬的把符太后从魏王府弄到宫里住,和六妹住在坤宁宫,并且嘱咐六妹,等他不在京城时,所有的事情让符太后来处理。
随后也和李谷,魏仁浦,范质,闾丘仲卿,王朴,王溥等几个宰相交代了这件事。
他们倒是见多识广,毕竟各个都是数朝老臣,什么场面没见过,镇定得很。
做好这些安排之后,史从云几乎天天都去军营。
除了鼓舞士气,就是监督训练新战法。
这种战法就是步兵,骑兵和射石炮配合的新打法,一种新的战术。
因为是他发明出来的,军中将士们都称这是“万岁阵”,史从云觉得老土,再说重要的不是什么固定样式,重要的是战术思想,但来不及跟他们计较那些了。
他虽然对此表现得信心满满,但心里其实还是忐忑的,没试过谁知道好用不好用?
何况如果接下来要打,那就是立国第一战,决不能搞杂。
昭义军毕竟是常年和北汉,契丹人打仗的边军,和之前打的蜀军,武平军,南平军的战斗力肯定是有云泥之别的。别看蜀军动则十几万,好像很吓人,但九成以上都是直接投降的。
而昭义军只要超过一万,就令他感到压力了,何况他们很可能有三万以上。
所以这些天经常奔波在汴水边上。
几个老婆心疼他却也没办法,权力和物质享受是有代价的。
二月初六,北面洺州防御使郭进来了奏疏,说派去送信的被李筠赶走了,但送信的很机灵,在李筠的潞州见到了北汉的旗帜和骑兵。
说明李筠这次反叛,背后联合的就是北汉。
这个消息让史从云稍微松了口气,至少北汉原本就是仇敌,如果李筠联合的是他们而不是其他节度使,说明国内压力会小很多。
同一天,向拱也给他上书,说河中节度使表示愿意去京城拜见天子!
这是大好事,河中护节度使也是毗邻北汉的节度使,史从云之前还担心,年前派向拱领兵五千去河中就是防备李筠和北汉图谋河中,关中,同时怕他会倒向李筠和北汉,因为那里临近。
如今河中节度使主动请命来拜见,意思就是主动示弱,交出兵权,愿意臣服!
史从云自然高兴,激动之后立即找来翰林院承旨写了嘉奖的诏书,准备让他来京城,连玺印都加盖好了。
就在要发出时候,又冷静下来,如果这是试探呢?
旁边的李筠和北汉正准备起兵反叛,护压力很大,如果这时是一种试探呢
史从云立即压下兴奋,踱步思考。
想了一会儿,他撕了诏书,让翰林院承旨重新起草,大意是天子对护十分信任,如今正是关键时候,国家需要护,节度不用来京,若真想来可以派家中子弟来,好好保卫地方就是对天子的最好支持。
做完这些之后,他心里越发察觉到四周的暗流汹涌。
当晚去坤宁宫留宿,交代了六妹和符太后很多事。
到二月初八,高怀德,邵季,冯继升,孟玄喆陆续向他汇报,城外军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史从云立即任命卢多逊为判三司事,为大军筹备粮,随后也昭告天下,李筠勾结伪汉作乱,祸乱天下,是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