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六章潜龙升天(2 / 2)

贫道应个劫 黄笔鹤 1877 字 7个月前

刘樵要不是见这人有趣,三个回合就将他一剑斩于马下。浪费了几刻钟后,将殷成秀的首级提携返回大营。</p>

姜子牙新闻自家爱徒已经得胜回营,大喜过望。</p>

左右诸侯面露惊色,从出营到得胜还没到一炷香的时间,此刻茶水尚有余温。</p>

哪吒不屑的撇撇嘴,被这小子装到了。</p>

这边儿不提,朝歌城内。</p>

纣王左右大臣闻言有些惊魂不定,茶盏的功夫,已经父子双亡。让急的额头冒出了冷汗,已经坐立难安。</p>

左右汇报:“周兵已经开始四处攻打,城门四处,已经架起了云梯。还请大王早日定夺守城之策。”</p>

鲁仁杰间左右文武皆是慌乱,上前一步稳定军心。“臣亲自请命,且救燃眉之急。”</p>

纣王拍了拍他的肩膀,缓缓开口。“今夜过后,若未建果。吾与你同去同归。”</p>

鲁仁杰激动的浑身颤抖,但还是劝说纣王稳坐大殿,以定人心。</p>

只是姜子牙这里早已写好了书信,四面八方的射入城中,屋檐,路途。</p>

城中居民好奇的打开告示,有饱学之士进行诵读。这告示上写的甚是明白,让人一目了然。</p>

“今日扫荡成汤大元帅,望万民所知:纣王荒淫无道,苦虐生灵,以至生灵涂炭。百姓何辜,遭此荼毒!</p>

今日某奉天成命,天下诸侯云集,愿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周武王仁德兼备,还往城中百姓早日献城,以免杀戮之苦。特示。”</p>

话说城中百姓苦纣王久矣,看后议论纷纷:“这周武王仁德之名文明海外,姜元帅更是至诚为公。若不献城,是逆民也。”</p>

有周武王安插在城内的人马提议道:“我们三更之时,大开城门。”</p>

随后在有心之人的带领下,开始大声呼喊:吾等俱为百姓,献朝歌,以迎真主。”</p>

话说姜子牙和四方诸侯坐在帐营之内,听见朝歌城内声音震耳欲聋。</p>

就连武王此时也露出了喜悦之色:“民心可用,大事成矣。”</p>

四方诸侯传令大军,今日夜半之时一举攻破朝歌城。</p>

周武王说道:“不可妄自进行杀戮,善取民间之物,违令者按军法处置。”</p>

姜子牙补充道:“四方城门各门只许进兵五万,其余人马聚在城外驻扎。”</p>

刘樵叹息,古人之智比起现代之人不相上下。有的只是时代的局限性和眼界高低的差别。</p>

这次他师父的这一手计谋,令他也赞叹不已。借力打力,分化阶级,甚至连人心也算计的清清楚楚。</p>

纣王在宫中与妲己饮酒,忽闻外一片喊杀声震天。几人充耳不闻,只是一杯又一杯的倒着美酒。</p>

不一会儿就有探子汇报:朝歌城内居民已经献了城池,天下诸侯之兵已经磨刀霍霍准备驻扎在外城之内。</p>

纣王目光深沉的看着远方,对于鲁仁杰下令:“背靠城池,决一死战。绝不束手待毙。”</p>

鲁仁杰听令,传令御林人马整装待发。</p>

姜子牙看着大营内天下诸侯:“大兵进城之时,就是我等,并起斩龙之时。”</p>

天下诸侯云集响应:“但凭元帅吩咐,虽死不辞。”</p>

三个时辰后,只见周营喊杀声震天,如有天翻地覆之势。纣王听后亲自领兵,去看一看那乱臣贼子。</p>

纣王骑上黑马,拎起金背大刀,左右日月龙凤旗帜交叉,一身黑龙甲坚不可摧,亲子率领御林军前往讨伐逆贼。</p>

鲁仁杰为其保驾护航,雷鹏,雷鹍二人为左右双翼,只见红旗招展,戒备森严。</p>

纣王目视前方,只见姜子牙兵马排成五方阵列,大小诸侯何止数千之数,更有门人弟子在旁驻立更是显得威风凛凛,气盖山河。</p>

正宗华盖之下,就是姜子牙。姜子牙一手提着打神鞭,乘着四不像,全然没有他印象中仓皇逃窜的狼狈之色。</p>

“倒是让你逃出升天得了气候,今日留你不得。”纣王看着原本入朝围观的师徒二人羽翼丰满,已经成了气候赞叹道。</p>

刘樵也有些恍然,眼前这人多年以前,还是他小心翼翼不敢直视的存在。</p>

此时他以及师尊已经有了和纣王平等对话的地位和实力,甚至亲手将其斩落下马也不是不可。</p>

当真是风水轮流转,大难不死,潜龙升天。</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