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里的距离,对于骑士来说,只是转眼之间的功夫。
在看着大名府义军已经“发现”了自己,孙承宗也没有想着藏着掖着,而是纵马疾驰,朝着大名府义军的大营奔驰而去。
卢象升本来想集合部队,沿着官道,一路抵达良乡县,趁着建奴不注意,最好可以把建奴堵在良乡县城之中,这样以来,很可能再次重演大名府义军的胜利。
当大名府义军主力的八个局,也就是八千余人马集合完毕,卢象升登上点将台,正准备鼓舞士气,号召将士连夜出兵。就在这个关口,杨凯急忙来到卢象升面前:“大人,大人!”
“何事如此惊慌”
“孙……孙阁老驾到!”
卢象升微微一愣:“孙阁老哪个孙阁老”
卢象升自然知道大明朝廷能称为阁老的,只有四朝元老孙承宗,可问题是,作为东林党大佬,孙承宗的身份相当尴尬。
崇祯是信任孙承宗,可不敢重用孙承宗。此时可以说,孙承宗是东林党在朝中最大的官职,而且满朝徒子徒孙。
“建斗,我来了!”
声落,人到。
孙承宗骑着一匹枣红马,身穿朱紫官袍,他的脸上满是沟壑,目光却异常犀利。
卢象升抢前一步跪下,躬身施礼道:“下官参见阁老!”
随即,卢象升朝刘明遇打了个眼色。
刘明遇跟着大吼起来:“我等参见阁老!”
天字局的将士听着刘明遇大喊,也跟着喊道:“我等参见阁老!”
“我等参见阁老!”
大名府义军八千主力,上万士兵整齐大喊,声音洪亮,直冲云霄。
孙承宗望着这群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拿着劣质的刀剑,全军没有一门火炮,甚至没有一杆火枪,装备差到极点的军队。
孙承宗的脸上浮现一抹满意的神色。
也就是说,时势造英雄。
比如说,袁崇焕。
他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初授福建昭武知县,在努尔哈赤起兵叛明,威胁辽东。天启皇帝急需要知兵的大臣。受御史侯恂举荐,袁崇焕在兵部任职方司主事。这个级别与卢象升当初在户部观政时,任职的清吏司主事是一个级别。
然而,袁崇焕一个人往关外查阅地形。回朝之后,袁崇焕上言称:“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朝中大臣也夸赞袁崇焕的才能,于是又破格拔袁崇焕为兵备佥事,督关外军,拨给帑金二十万,并让其招兵买马。
现在的卢象升也正是因为如此。
大明两京十三省一百八十八个府,只有大名府知府卢象升募集民壮,北上勤王。
这是他的时势。
就在孙承宗校阅着大名府义军的时候,刘明遇也在观察着这位年过六旬的四朝元老,在后世网络上对孙承宗的评价非常不好,甚至有人说他是明朝第一罪人。
每个人的三观不同,这是清粉和汉奸对孙承宗污蔑。
事实上,孙承宗是明末名臣,著名的关宁防线的缔造者。
在这人均寿命不足四十岁的时代,六十五岁已经是绝对高龄了,理应在家里逗弄孙儿安享清福,但他还在为这个四处生烟冒火的帝国奔忙着,应付着关外的强敌和比满洲八旗更可怕的政敌。
几十年的征战和朝堂争斗已经将他的心态磨练得无比坚韧、强大,仿佛一株古松,任你风吹雨打,仍自挺拔,荣辱不惊。
如果没有发生奇迹的话,这位老人很快就要因为大凌河惨败而引咎辞职,淡出朝堂,结束他几十年的仕途,然后在崇祯十一年,满清大军进攻的高阳,就是为了报这位名臣针对建奴的剿杀。
在这座孤城,孙承宗走完了自己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