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宾客如云(1 / 2)

刘明遇在看到从皇宫里的一千四百余人的陪嫁人口的时候,他什么都明白了。

想要缩减开支,无非是开源节流。作为皇帝,他如果开源,无非是多占点皇庄,只不过崇祯皇帝并不想与民争利。

他当皇帝已经八年多了,无论文武官员多次提醒他,皇宫里需要增加人手了,可是崇祯皇帝却一直没有增加人手,而是一次次缩减皇宫内的人员。

这不能说是崇祯好算计,只能说是他也是无奈之举。

为了节约皇宫里的开支,借着这个机会,崇祯开革了一千四百余人,很多年老色衰的宫娥,遣散她们也需要一定的银子。

这也是一大笔钱,一名宫娥和宦官裁撤,哪怕人家一年给一两银子的辛苦费,这也是好几十万两银子。

可是崇祯没有钱,他还是一个要脸的人,他不想留下刻薄的名声。

借着安庆与刘明遇成婚的机会,崇祯皇帝把这一千四百余人送给了刘明遇。

事实上,崇祯知道刘明遇要人,他就尽可能的满足刘明遇,四千六百亩的嫁妆,足足配套四千余户佃户,每个佃户不到一亩地,别说种粮食,就算是种蔬菜一样无法生活。

对于崇祯的慷慨和大方,当然,还有算计,刘明遇自然笑纳了。

别说一千四百余人,就算是把皇宫里的所有宫娥和宦官给他,刘明遇绝对不会感觉这是负担,而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世态炎凉,这让刘明遇彻底体会到了。

在成为驸马之前,刘明遇在京城可以说是举目无亲,满朝皆敌,然而,在他成亲的时候,却宾客云集,放眼大明,有一个算一个,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特别是武勋一脉,甭管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都带着厚礼来了。

宾客如云,也给瀛国公府制造了极大的麻烦。瀛国公府占地面积虽然不小,差不多半个胡同,有二十几亩大小,可是依旧无法安置如此多的宾客。

好在崇祯陪嫁给安庆公主的几名宦官比较有经验,他们接手了宾客接待的工作,有身份的人,可以进府,进入中庭安排的上等客人。品阶不高的文武官员,则排在外面。

然而,作为武勋里最权力最大的武臣之一,刘明遇可是手握着十数万精锐人马,这可不是大明用来充数的卫所兵,而是以一挡十的精兵。

再说了,刘明遇是出了名的大方,只要跟他对脾气,好处是大大的,现在跟着刘明遇,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就像卢象升,天雄军可以从刘记拿到精良的装备,而且价格不高,这就是与刘明遇交好的好处。

更何况,刘明遇现如今深得崇祯的赏识,他已经连续破了好多成例,比如说,大明第一个有史以来的武臣出身的经略使,也是第一个以平礼娶公主的大臣……

这样的人物,不过去巴结一下可怎么行!再说了,很多商贾还打算找刘明遇谈一笔生意,看能不能从刘记引进土豆、红薯、玉米的种子,尽管他们可以从西洋人手中购买种子,但是,那种种子产量不高,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拉拢一下这个崛起势头异常迅猛的实力派。

没错,眼下大明朝里,刘明遇绝对算是一号实力派了,尽管那些御史、言官非常愤恨刘明遇,可是面对这个敢在金銮殿上殴打他们的疯子,这是惹不起的存在。

人在官场,就算像这样的婚礼,虽然刘明遇不可能记住所有参加他婚礼,给他送礼的人,但是,谁要是没去,他肯定会记住,这就是差距。

刘明遇在京城成亲,杨纤纤也特意从金州返回,随着杨纤纤而来的还有数十名管事,刘富贵充当着大管家之责,他已经指挥仆人摆好了酒桌,端上茶水点心,酒席一直排到十字路口去,每一张酒桌前都坐满了人,大家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刘明遇结婚,最开心的其实不是刘明遇,也不是崇祯,而是工业党以及刘家军,国人最重传承,讲究的是一个父死子继,一个无儿无女的人本事再大,也很难让追随他的部下放心的,刘明遇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让那些落魄的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大家心里感激之余,也有些担心,生怕他会离开。

当然,刘明遇有妻子,可是自从长女出生以后,杨纤纤一直没有生育,这不免让人担心起来,,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庶子需要过继到正妻名下,喊正妻母亲,这样才能获得继承权力,如果刘明遇不娶妻,将来……将来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现在好了,刘明遇要在京城成家,辽南议会,不不,现在称为辽宁议会,辽宁议会基本上恢复了明中前期的盛况,不过卫城已经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设立了辽宁十八州(府),共计二零七县,下辖三千九百七十五镇,当然这些镇虽然不满编。

但是,这可以说明辽宁现在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三百九十七万户,事实上,辽宁的家庭没有大小的,特别是随着生活的稳定的富足,辽宁已经迎来了第一波人口出生热潮,特别是原来大宁的移民,最少每家也两个或三个孩子,个别有四至五个孩子。

其中人口主力其实是刘家军的军户,根据统计,刘家军军士平均每人四点七个孩子,这其中还有大量的光棍男女士兵,没有成家。

刘家军士兵孩子多的原因就是,刘家军士兵不遵守大明的律法,大明婚姻法,庶民男子四十岁正妻无出,这才允许纳妾,而刘家军士兵则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不少蒙古人,朝鲜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家军士兵。

这样以来,特别是随着刘明遇出关的元随老兵,几乎都是一妻一妾或者一妻两妾,当然孩子也就多了。